正文:第1章 滨河小区
1
我是一名记者,周六一大早,我便接到社里电话,告诉我采访批下来了。
我匆忙带上工牌,驱车赶往河西监狱。
我要去采访一个女人,一个亲手把自己儿子杀死的女人。
临行前,我拉了家里的电闸。我叮嘱女儿好好复习,再有几天,她就要小升初模拟考试了。
女儿也很乖的点点头,让我路上开车小心。
到了监狱,办好一切手续,我见到了罪犯。
将近五十岁的样子。蓬头垢面的,眼睛已经失去了光彩。
她坐在我对面,嘴里不停地念叨着‘我该死,我该死……’
我说:“你是王培霞么?”
她听到我叫她,怔怔地抬起头,眼神空洞。
“你好,我是社新报的记者,想对您进行一下采访。”我一边说,一边友好地向她伸出手。杀人犯的防范心理总是很强,这是我拉近与他们距离的一种方式。
可是没想到,王培霞突然惊恐地大喊:
“我错了!我错了!”
她用戴着手铐的双手拼命护住脑袋,身子不断地往后靠。
狱警赶来,将王培霞带走。
“不好意思,魏记者,犯人今天情绪有点不稳定,恐怕不能接受采访了,请您改天再来吧。”
“嗯,弑子之痛,我能理解。”
看着被狱警架走的女人,我理了理头发,转身拿起包离开。
今天,怕是不行了。
我调转车头,决定先去滨河家园。
那里是王培霞家所在的小区。
2
滨河家园是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建的老小区了,道儿乱路窄,楼墙之间还乱七八糟走着线。
我小心开着车,七拐八拐才找到王培霞家的住处。
她家大门紧闭,我敲了敲门,没有任何回应。
“别敲了,她家已经没人了。”我身后传来一个沙哑的声音。
我一转身,对门的一个老太太正敞开门望着我。
“您好,我是社新报的记者,来采访一下王培霞的家人。她丈夫不在家么?”
老太太摇摇头。
“那方便向您了解一下情况吗?”我又问到。
可老太太却摆摆手直接关上了门。
我无奈地离开。打算再问问小区的其他人。
可不知怎的,只要我提到王培霞这三个字,他们就都闭口不谈,让我再去问问别人。
没办法,最终我只能花了二百块钱,从一个阿姨那里问出了话。
“哎,其实也没什么,培霞那个人很好,脾气又好又爱帮助人,他儿子也很好。”
“那为什么大家都不说呢?”我问道。
“就是因为都很好才邪门儿呢,谁能想到那么好一个人竟然把他儿子给杀了呢?这里面肯定有事儿。”
“那案发前她有没有什么反常的举动?”我继续问道。
“没有……”阿姨想了想摇了摇头,“培霞和我是二十多年的工友了,要是有我肯定知道。”
“那他儿子呢?”
“你说小岳?那就更没有了,虽然不老见到他,但是每次见到,这孩子都阿姨长阿姨短的,很懂事儿。”
“您说的不老见到他,是什么意思?”
……
经过差不多四十分钟的询问,我了解了王培霞家的大概状况。
王培霞一共有两个孩子,一男一女,女儿叫陈泉,是家里老大;儿子叫陈岳,是家里老二。
姐弟二人相差三岁,姐姐两年前出嫁后便很少回来。
王培霞很疼儿子。平时少言寡语的,但是一提到儿子就能说个不停,满脸的自豪。
她儿子也算是争气,高中辍学后自己创业当起了老板,据王培霞和别人说,赚了不少钱,但都贴补了娘家人。
王培霞的丈夫叫陈百强,在外人看来,这是个很古怪的男人。陈百强以前和王培霞在一个电子厂上班,退休后就找了跑大车的工作。他平时很少和别人说话。儿子创业以后,就基本上不着家了。
这样看来,陈百强是最大的突破口,但是没人知道他现在在哪。
我打算去王培霞女儿那里问一下,目前能联系上的也只有她。
不过在此之前,我要先去一下小区的超市。
因为案发前几天,死者陈岳曾经去过那家超市。
3
超市名为海鑫超市,是那种专门供给小区的小型超市。屋子顶多十几平米,里面堆满了杂货商品。
我进门的时候,老板正拄在柜台上打瞌睡。见有人来了,也没有变得清醒一点。
我随意逛了逛,选了包湿巾和一条巧克力。
“老板,向你打听个人,陈岳您认识么?”我将物品放到柜台上,和老板搭讪道。
“不认识。”老板悠悠转醒,懒散地拿着手中的仪器开始扫码。
“就是王培霞的儿子。您不认识?”我继续问道。
“王培霞?哦……”老板恍然,“你说的是小岳吧,认识,怎么不认识,他是我们小区的名人。年纪轻轻就当了老板,怎么可能不认识。”
“嗯,听说他前几天来您这里买过东西?”我问。
“您是?”老板有些狐疑地望着我。
“我是记者,上面让我来做下采访,这是我的记者证。”说完,我亮出我的证件。
“哦,你想问什么?”超市老板脸上多了一丝抵触。
“我想问下他案发前来您这儿买了什么东西,当时有没有什么不正常的?”我问道。
“他就上我这拿了一瓶红星二锅头,说什么贵的酒喝腻了,拿一瓶二锅头尝尝。没有什么不正常的,他也不经常来我这。”
“嗯,那您知道他平时都去哪买酒么?”
“这我就不知道了,反正肯定不是在我这,可能是去外面吧,你再去问问。”
“那好吧,谢谢老板,麻烦您了。”我结了账,走出超市。
天已经快黑了,我抬起手看了一眼时间,已经快六点了。
我还要去外面问?怎么问?地毯式采访?
算了,还是先回家,女儿还等着我。
路上,我拨通了一个电话,王培霞丈夫的。是我问那个阿姨要来的。
我打算先问一下她丈夫的情况,看看有没有可能约下采访。
“喂?”电话那头传来一个中年男子的声音。
“喂,您好,请问您是陈百强先生么?”我友好地问道。
“你是?”
“你好,我是社新报的记者。”
“哦,请问有什么事情么?”
“我对您妻子的事情深表遗憾,如果可以的话,陈先生您看明天我能不能对您做下……”
“嘟嘟嘟嘟……”
果然,我话还没说完,对方就把电话挂断了。
我砸了一下方向盘,车子发出刺耳的鸣笛。旁边的司机被吓了一跳,按下车窗骂我神经病。我没有理会,踩足油门向家开去。
我是一名记者,周六一大早,我便接到社里电话,告诉我采访批下来了。
我匆忙带上工牌,驱车赶往河西监狱。
我要去采访一个女人,一个亲手把自己儿子杀死的女人。
临行前,我拉了家里的电闸。我叮嘱女儿好好复习,再有几天,她就要小升初模拟考试了。
女儿也很乖的点点头,让我路上开车小心。
到了监狱,办好一切手续,我见到了罪犯。
将近五十岁的样子。蓬头垢面的,眼睛已经失去了光彩。
她坐在我对面,嘴里不停地念叨着‘我该死,我该死……’
我说:“你是王培霞么?”
她听到我叫她,怔怔地抬起头,眼神空洞。
“你好,我是社新报的记者,想对您进行一下采访。”我一边说,一边友好地向她伸出手。杀人犯的防范心理总是很强,这是我拉近与他们距离的一种方式。
可是没想到,王培霞突然惊恐地大喊:
“我错了!我错了!”
她用戴着手铐的双手拼命护住脑袋,身子不断地往后靠。
狱警赶来,将王培霞带走。
“不好意思,魏记者,犯人今天情绪有点不稳定,恐怕不能接受采访了,请您改天再来吧。”
“嗯,弑子之痛,我能理解。”
看着被狱警架走的女人,我理了理头发,转身拿起包离开。
今天,怕是不行了。
我调转车头,决定先去滨河家园。
那里是王培霞家所在的小区。
2
滨河家园是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建的老小区了,道儿乱路窄,楼墙之间还乱七八糟走着线。
我小心开着车,七拐八拐才找到王培霞家的住处。
她家大门紧闭,我敲了敲门,没有任何回应。
“别敲了,她家已经没人了。”我身后传来一个沙哑的声音。
我一转身,对门的一个老太太正敞开门望着我。
“您好,我是社新报的记者,来采访一下王培霞的家人。她丈夫不在家么?”
老太太摇摇头。
“那方便向您了解一下情况吗?”我又问到。
可老太太却摆摆手直接关上了门。
我无奈地离开。打算再问问小区的其他人。
可不知怎的,只要我提到王培霞这三个字,他们就都闭口不谈,让我再去问问别人。
没办法,最终我只能花了二百块钱,从一个阿姨那里问出了话。
“哎,其实也没什么,培霞那个人很好,脾气又好又爱帮助人,他儿子也很好。”
“那为什么大家都不说呢?”我问道。
“就是因为都很好才邪门儿呢,谁能想到那么好一个人竟然把他儿子给杀了呢?这里面肯定有事儿。”
“那案发前她有没有什么反常的举动?”我继续问道。
“没有……”阿姨想了想摇了摇头,“培霞和我是二十多年的工友了,要是有我肯定知道。”
“那他儿子呢?”
“你说小岳?那就更没有了,虽然不老见到他,但是每次见到,这孩子都阿姨长阿姨短的,很懂事儿。”
“您说的不老见到他,是什么意思?”
……
经过差不多四十分钟的询问,我了解了王培霞家的大概状况。
王培霞一共有两个孩子,一男一女,女儿叫陈泉,是家里老大;儿子叫陈岳,是家里老二。
姐弟二人相差三岁,姐姐两年前出嫁后便很少回来。
王培霞很疼儿子。平时少言寡语的,但是一提到儿子就能说个不停,满脸的自豪。
她儿子也算是争气,高中辍学后自己创业当起了老板,据王培霞和别人说,赚了不少钱,但都贴补了娘家人。
王培霞的丈夫叫陈百强,在外人看来,这是个很古怪的男人。陈百强以前和王培霞在一个电子厂上班,退休后就找了跑大车的工作。他平时很少和别人说话。儿子创业以后,就基本上不着家了。
这样看来,陈百强是最大的突破口,但是没人知道他现在在哪。
我打算去王培霞女儿那里问一下,目前能联系上的也只有她。
不过在此之前,我要先去一下小区的超市。
因为案发前几天,死者陈岳曾经去过那家超市。
3
超市名为海鑫超市,是那种专门供给小区的小型超市。屋子顶多十几平米,里面堆满了杂货商品。
我进门的时候,老板正拄在柜台上打瞌睡。见有人来了,也没有变得清醒一点。
我随意逛了逛,选了包湿巾和一条巧克力。
“老板,向你打听个人,陈岳您认识么?”我将物品放到柜台上,和老板搭讪道。
“不认识。”老板悠悠转醒,懒散地拿着手中的仪器开始扫码。
“就是王培霞的儿子。您不认识?”我继续问道。
“王培霞?哦……”老板恍然,“你说的是小岳吧,认识,怎么不认识,他是我们小区的名人。年纪轻轻就当了老板,怎么可能不认识。”
“嗯,听说他前几天来您这里买过东西?”我问。
“您是?”老板有些狐疑地望着我。
“我是记者,上面让我来做下采访,这是我的记者证。”说完,我亮出我的证件。
“哦,你想问什么?”超市老板脸上多了一丝抵触。
“我想问下他案发前来您这儿买了什么东西,当时有没有什么不正常的?”我问道。
“他就上我这拿了一瓶红星二锅头,说什么贵的酒喝腻了,拿一瓶二锅头尝尝。没有什么不正常的,他也不经常来我这。”
“嗯,那您知道他平时都去哪买酒么?”
“这我就不知道了,反正肯定不是在我这,可能是去外面吧,你再去问问。”
“那好吧,谢谢老板,麻烦您了。”我结了账,走出超市。
天已经快黑了,我抬起手看了一眼时间,已经快六点了。
我还要去外面问?怎么问?地毯式采访?
算了,还是先回家,女儿还等着我。
路上,我拨通了一个电话,王培霞丈夫的。是我问那个阿姨要来的。
我打算先问一下她丈夫的情况,看看有没有可能约下采访。
“喂?”电话那头传来一个中年男子的声音。
“喂,您好,请问您是陈百强先生么?”我友好地问道。
“你是?”
“你好,我是社新报的记者。”
“哦,请问有什么事情么?”
“我对您妻子的事情深表遗憾,如果可以的话,陈先生您看明天我能不能对您做下……”
“嘟嘟嘟嘟……”
果然,我话还没说完,对方就把电话挂断了。
我砸了一下方向盘,车子发出刺耳的鸣笛。旁边的司机被吓了一跳,按下车窗骂我神经病。我没有理会,踩足油门向家开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