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凤凰网 | 小说
收藏 | 打赏

下载翻阅小说客户端,尽情使用听书功能!

取消 立即下载
加标签 收藏 打赏

《峥嵘志》

官方客户端永久免费畅读

前往趣小说

0

温馨提示

您还没有领取红包哟!

关闭后将无法领取该红包

确认关闭吗?

第八章 人之过

  渔阳郡沸腾了。
  因为郡中的神童张胤成了“悯农郎君”,他以八岁稚龄开创了一种新的书体,得到了书法大家崔寔、崔琦兄弟的认可。
  有传言说,崔寔、崔琦非常喜爱悯农体,整日临摹。成名数十载的大名士临摹八岁稚童的书法,真可谓旷古奇闻。崔琦更是与人书必用悯农体,言死后要将那写有两首《悯农》诗的真迹带入墓中,让人大跌眼镜。
  更有好事人将悯农郎君半岁能言、六岁精骑射、七岁读《诗经》的事迹翻出来,以佐证其从小不凡。渔阳郡中最近最火热的话题莫过于悯农郎君事了。
  巨大的影响给张胤带来的不仅是名声,还有质疑。虽然有崔寔、崔琦两位大家的认可,但是仍然有不少人认为张胤是沽名钓誉之徒,一个八岁小儿怎么能谱新曲、作佳诗、创书体呢?
  无数的人涌入渔阳。既有士人学子,也有普通民众;有的只为见悯农郎君一面,有的则为见识悯农体字,更多的是来质疑悯农郎君的。
  对于这些纷扰,张胤浑然不理,他最大的优势就是年纪小,对于这些令人烦心的事他完全可以不理不睬,那些大人们也不能拿他怎么样。
  张谟对于自己的儿子所获得的名声和质疑,也是置之不理,更不接待访客,只对亲朋好友的关心做了简单的回应。不过这并不代表别人也会不搭理此事。
  渔阳主簿崔琳就做了一件后来赫赫有名的大事。崔琳将张胤在崔家用悯农体所写的两首悯农诗,镌刻在石碑上,然后竖立在张谟府门之前。张谟知道此事后,只是一笑了之。
  那些前来质疑悯农郎君的人,看到这块石碑后,集体沉默了。很多人都被石碑上规矩方正、风骨凛然而又新奇的字体所折服。更有不少人做了拓片,带回去临摹学习。由是悯农郎君之名传遍天下。
  永康元年初冬,渔阳郡政事平稳,百姓安定。闹得沸沸扬扬的悯农郎君事也逐渐平息。
  张谟近来终于有多一些的时间在家陪陪孩子,享受天伦之乐了。十一月的第一个休沐日,张谟一直在家中招待客人。
  来人也是位大名士,前度辽将军桥玄。
  桥玄为人清廉,聪达方直,颇有赞誉,在士人之中名气很大。桥玄出名是因为核查羊昌事。桥玄年轻时担任睢阳县的功曹。当时的豫州刺史周景带领官属巡察到梁国,桥玄前往拜见周景,列数陈国相羊昌的罪恶,请求周景任命自己为陈国从事,彻查羊昌的罪行。周景认为他意气豪迈,就同意了。桥玄上任以后,收捕了羊昌的食客,详细地核查他的罪行。但羊昌一直被当时的大将军梁冀优待。梁冀曾特派快马传文书救羊昌。周景按照梁冀的意思召回桥玄,桥玄却只交还文书而自己不回去汇报,最终羊昌被押解进京受审,桥玄因此而出名。
  桥玄屡任齐国相、上谷、汉阳太守,三年前出任度辽将军,特赐持黄钺,在任三年,保境安民,屡次击败鲜卑、南匈奴、高句丽等异族的侵扰。月前,桥玄被朝廷征召,欲授予河南尹之职。由于朝廷没有明确规定入朝时限,所以桥玄没有直接回京,而是拐了个弯儿,准备去见一下崔寔。
  桥玄年轻时在太学求学,曾向李固、马融、崔瑗等人求教经文,后来又与崔烈、崔寔相交。桥玄与安平崔家关系十分亲密,历史上桥玄死后,崔寔的从叔崔烈还立石刊铭,记叙其人。人年老思友,这次返京,桥玄就决定顺道去看望一下老友。
  桥玄从度辽将军治所五原曼柏出发,东向雁门关进入幽州,途经上谷旧地时听闻悯农郎君的事,甚感兴趣。心想崔寔怎么能作出这样可笑的事,八岁小儿作诗也就罢了,怎么可能自创字体?他要去求证一下。
  桥玄来拜访张谟的时候,张谟大吃一惊。度辽将军负责边地军事,桥玄也算是张谟的上司,两人有过不多的交集,不知其突然来拜访是何意。
  长史府门前的石碑,还是着实让桥玄震撼了一把。其字果然别开新意,风骨朴茂,实用性也很强,其诗立意也很好,若果真是八岁张胤所作,获得一个“悯农郎君”的称呼也不虚妄。
  对于桥玄指名道姓要见张胤的行为,张谟哑然苦笑。儿子受名声所累,今日又惹来一位大人物。当下只好差人将张胤唤来。
  其时正是午后,张胤和张晟、张俊正在靶场练刀射箭。听到父亲唤他,赶紧将弓矢交给仆人,擦掉汗水,来到前厅见父亲。
  进门之后,见父亲正陪着一人说话。这人年近六旬,长须染白,面容刚毅,气质儒雅不群,正是桥玄。
  张胤自然不认识桥玄,上前向张谟行礼,问道:“父亲,唤儿来有何事?”
  张谟起身向桥玄介绍道:“桥公,此就是小儿张胤。”然后又对张胤说:“还不给桥公行礼。”
  “桥公?桥公是谁?大小乔的爹吗?”
  张胤抑制住脑中的胡思乱想,转身恭敬地向桥玄行一礼:“给桥公见礼。”
  桥玄见张胤年纪虽小,身量却长,风仪更佳。头梳总角,身着青衣,唇红齿白,丰润俊朗,小小年纪束手而立,却有一股勃勃英气。桥玄心底暗暗一赞。
  桥玄问张胤道:“汝能骑马射箭否?”
  “方才正在练习。能骑幼马,开一石弓,射四十步外靶。”张胤恭敬地答道。
  “如今在学哪部经文?”
  “《春秋左氏传》。”
  “《悯农》是汝所作?”
  “是!”
  “为何要作此诗?”
  “习作而已。”
  “哦?”
  “百姓勤勉,可惜衣食不足。”
  “谁之过?”
  “人之过。”
  “何谓人之过?”
  “天地节,而四时成。王者以制度为节,使用之有道,役之有时,则不伤财,不害民也。官吏代为行使。可惜官吏也是人,人有善恶,若恶者众,或贪或枉,不公不正,致民贫困。此谓人之过。”
  桥玄微佝着身子,看着张胤,沉吟不语。
  张胤也不害怕,看着面前这老人的眼睛,与其对视。他到现在还不知道这老人是谁。
  半晌之后,桥玄直起身子,哈哈一笑:“小友写得一手好字!”
  张胤躬身行礼:“桥公夸奖。”
  桥玄笑容慈祥,又对张胤道:“送仆一幅如何?不如现在就写。”
  张谟见桥玄这么说,也不好再说什么,只好叫人准备笔墨。
  张胤执笔,略一沉思,写下一首《泂酌》。
  “泂酌彼行潦,挹彼注兹,可以餴饎。岂弟君子,民之父母。
  泂酌彼行潦,挹彼注兹,可以濯罍。岂弟君子,民之攸归。
  泂酌彼行潦,挹彼注兹,可以濯溉。岂弟君子,民之攸塈。”
  《泂酌》出自《诗经》大雅篇,是说为官者亲爱百姓就会得到百姓的拥护。张胤写《泂酌》正和他前言所说相对应。
  桥玄起身踱到案前,看着这童子专心致志用“悯农体”写下《泂酌》诗,心情很复杂。
  这童子于书法一道,确有心得,字体工整,圆润有风骨,一撇一捺、一点一划皆有功法,“悯农体”为其所创,当是真也。此子风仪、才干皆佳,他时必不是池中之物。
  张胤其实认为民众生活困苦的根源在于制度,归根到底是百姓没有土地,生产的粮食不属于自己。土地到了哪里去了?无非在权贵、官僚、士族、地方豪强手中,此时指摘大汉国的土地制度,无异于找死。他只能退一步指责制度的制定或者执行者,那就是人,说到底还是回避了本源问题。
  不过作为一个八岁的小孩子,他的这番话,还是让桥玄对他刮目相看,做出了极不一般的评价。
  桥玄看了一眼张谟,慨然叹道:“思训,你有一个好儿子啊!此子年纪虽幼,却文武兼备,清正有才思,吴起之苗也!”
  张谟听闻,也是一怔。他一向觉得自己的儿子不一般,勤奋好学,有才思,长成后可成栋梁。可桥玄的评价,远远超过他的想象。吴起是何人?出将入相,文武皆至巅峰。桥玄的知人识鉴之能天下闻名,他评价儿子未来能成为吴子的评语传扬出去的话,定会使先前悯农诗的风波消散。
  历史上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有几个人的鉴人功夫非同一般,其中桥玄、阎忠、何顒、许劭、黄承彦最为知名。因此桥玄的评价才能让张谟感到非常惊讶。
  张胤已经隐隐猜出这个老人是谁了,只是还不能确定。对于老人赞自己是吴起般的大才,张胤有些不以为然,吴起虽然才干卓绝允文允武,但是其人品着实有些差,杀妻求将,功利心太重了。
  桥玄亲手将写有《泂酌》诗的白帛卷起收入袖中,面带笑容,对张谟说道:“思训,今日不走了,在你府中叨扰一晚如何?”
  张谟自然称善。两人在厅中继续谈话,张胤自回房间去休息。
  晚间,张谟摆酒宴请桥玄,马勖、马赞、崔琳、鲜于瑞、张脩等一干渔阳郡府诸官吏作陪。桥玄在席上对张胤、张俊兄弟也是勉励有加。
  第二天,天一亮,桥玄出发前往冀州安平去见崔寔去了。
菜单 下一章
立即下载
猜你喜欢
鸿途奇才
奇谋算尽官场事,正气浩然天地魂。红颜知己身边伴,悲欢离合生死梦。且看一代官场奇才陆羽,从一个县长秘书到封疆大吏的跌宕起伏官场人生。
风和暖阳
现代都市连载
官场:从纪委书记到一方大员
官路艰难,行差踏错一步,就会万劫不复。 但仕途也很简单,只要你站对了队,用对了人,找对了方向,将无往不利。 沈飞重生到了十八年前,那个改变自己命运的时候,且看他如何只手补天裂,逆转人生!
烟雨任平生
现代都市连载
做局
普通人做事,聪明人做式,高手做局。 随着老板突然出事,职场春风得意的乔梁遭遇重挫,随即又被妻子背叛,更可怕的是,他发现自己落入了一个精心布置的圈套……
易克1
现代都市连载
近战狂兵
菩萨低眉,所以慈悲六道!撒旦低头,所以血流成河!以撒旦之名,专职杀戮,他要当最强的那个男人!
梁七少
军事战争连载
商海风云
一个夏日的雨夜,他救了熟睡的女领导,本以为是一段奇缘,不曾想却惹上了一身麻烦,更可怕的是,竟然落入了一个精心打造的圈套,让他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危机之中......没根基,没靠山,没人脉,没资源,一个农村走出来的打工者,一步步走向人生的巅峰。
卷帘西风1
现代都市完结
重启巅峰
草根出身的陆青云意外重生,展开一段草根逆袭的青云之路,世间风云百态,却看他长袖善舞,左右逢源
一蓑烟雨飞
都市其他完结
上一章
下一章
字号
5
间距
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