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凤凰网 | 小说
收藏 | 打赏

下载翻阅小说客户端,尽情使用听书功能!

取消 立即下载
加标签 收藏 打赏

《魂归明初》

官方客户端永久免费畅读

前往趣小说

0

温馨提示

您还没有领取红包哟!

关闭后将无法领取该红包

确认关闭吗?

第一卷 第六回 制定目标

  第六回制定目标
  根据历史的记载,慢慢找到了明帝国灭亡的关键所在,郑和很清楚,要避免明帝国的悲剧,需要提前进行战略布局,将威胁明帝国的因素消灭于无形之中,而要达到这个目的,首先要制定战略目标,然后才是实施的策略和具体步骤,想到这里,郑和拿起笔将脑海里想到的战略目标写了下来,整个战略目标分成内外两部分。
  内:
  第一,控制人口,在这个时期实行计划生育既不可行也无法令人接受,唯一的办法是分流,前期的目的地可以在东北地区,西北地区,蒙古地区,远东地区,还有东南亚,第二步是湾湾地区,琉球地区,大澳地区包括大西兰地区,第三步是非洲地区的好望角一带,美洲地区的旧金山、加利福尼亚一带,以上地区目前基本上还处于原始社会,多数以部落的形式存在于世界上,可以认为是无主的地区,终极目标是分流1亿人,时间跨度大哟200年,在这期间,明帝国始终保持8000万到1亿2000万人口之间。
  虽然同一时期,欧洲也开始了对外扩张,踏出了向海洋进军的第一步,但世界那么大,短时间内完全不会产生冲突,欧洲首先到达的是南美洲,直到差不多300年后,才开始进入亚洲,只要提前进行战略布局,到时也就没有欧洲那些野蛮人什么事了,相信那时候的大明帝国,不但拥有超级的联合舰队,甚至有了铁甲战舰,当然咯,大明帝国要是自己作死,也就怨不得谁了。
  第二,控制耕地面积,严禁乱砍乱伐,保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是应对小冰河时期的最有效办法,否则水土流失将使环境一步步恶化,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会一步步削弱,直到崩溃为止,解决的办法一是提高生产效率,通过改进生产工具和生产方式达到目的,二是引进高产抗旱的农作物,像番薯,土豆,玉米等等,这些都可以通过下西洋得到解决。
  农业生产不外乎种子,肥料,深耕,水,防虫,只要解决了这些,丰收是板上钉钉的事,种子和肥料可以通过下西洋解决一部分,深耕有待生产工具和生产方式的改进,相信在朝廷大力推进技术创新的过程中,能够得到有效的解决,至于水,有赖于环境的保护,只要国家和人民树立了环境保护意识,随着时间的推移,效果会慢慢显现,而防虫,这时候最大的虫害就是蝗虫,多养鸡鸭鹅,再引导老百姓放开肚子吃蝗虫,会不会把蝗虫吃绝种还真不好说,要知道蝗虫可是好东西,高蛋白,低脂肪,美味可口,在后世,可是卖得比牛肉还贵,一想到油炸蝗虫的美味,郑和不知不觉间满嘴口水。
  第三,严禁土地兼并,对那些破产农民的土地,由国家进行回购,将破产农民进行分流后,由国家统一进行有偿分配,同时对个人,家族能够拥有的土地制定上限,将有可能产生可以抗衡朝廷的地方豪门的因素消灭于无形之中,土地的多少决定了可以承受的人口上限,没有人口,光有财富是抗衡不了朝廷的。
  历史上明帝国到了末期,土地兼并非常严重,而拥有大量土地的豪门士绅,一个个不是想着为国家为朝廷分忧,而是想尽一切办法逃税,抗税,转嫁税赋给老百姓,又或者与皇族勾结,将名下土地虚挂在皇族名下,名正言顺的免税,致使朝廷无力抵御内忧外患和天灾人祸,明帝国就这样轰然倒塌,令人唏嘘。
  第四,必须取消皇族的养猪政策,忍许皇族成员经商,从政,这个有点难,但再难也要做,要知道,皇族成员平日无所事事,只剩下繁衍后代的乐趣和任务,一生十,十生百,到了明末,皇族成员达到了一百多万,而且一个个锦衣玉食,过着奢靡无度的生活,先不说其他的,单单这一百多万的皇族成员,其消耗的财政收入就足以压垮大明帝国,到了这个时候,明帝国不亡天理难容,只剩下有谁取代的问题。
  第五,大力发展教育,鼓励科技创新,以后世的经验,只有普及教育,才能有效削弱文人的话语权,老百姓才不容易被一些文人裹挟,而科技创新是走向现代社会的唯一途径,也是大明帝国始终站在世界顶峰的保证。
  明清最后的灭亡,除了根本的原因外,还有一个就是闭关锁国,国家失去进取之心,致使民智不开,失去创新能力,导致越来越落后,实在是不可不察啊。
  第六,大力发展工商业,农业是基础,工商业才是创造财富的途径,每一种新产品都附有新的价值,在工商业的发展过程中,附加值不断的叠加,财富则不断积累,达到一定程度后,慢慢推动现代金融和证券的发展,财富只有进入流通,才能不断的产生新的财富。
  郑和从史书上知道,世界上第一间真正意义上的现代银行是意大利1580年在威尼斯成立的银行,而世界上第一间证券交易所是200年后的1602年荷兰在阿姆斯特丹成立的证券交易所,郑和相信,只要大明帝国平稳发展,一定早于意大利和荷兰成立现代银行和证券交易所,随着进军海洋,这些都将水到渠成,没必要刻意为之。
  第七,改革朝廷的行政体系,将军队独立于行政体系外,由总参谋部独立领导和指挥,只对皇帝负责,历史上明帝国的行政命令从来都没有到过乡,这样的行政体系弊病太多,很容易形成地方势力,歪曲政令和政策,在自然灾害和内忧外患的时候,朝廷难于形成合力,甚至形成南北对峙,东西对峙,到了末期,政令连都城都出不了,各自为是。
  这个可以通过普及教育,逐步在乡村一级建立行政体系,急不在一时。
  第八,改革军事制度,建立现代军队,将军队建成独立体系,组建强大的野战兵团,边防驻军采用轮换制,建立民兵系统。
  目前明帝国采用的是卫所军事制度,目的是削弱将领的权力,打压将领的野望,同时以文御武,最后的结果是账面上兵力不少,但真正能打的没有几个,一个个卫所不是糜烂到如同叫花子一样毫无战斗力可言,就是拥兵自重养寇自重,不断吸附明帝国的血肉,将朝廷变成提款机,直到明帝国坍塌,苦了华夏老百姓,郑和每次看到明末的悲惨结局,心里就像有一块大石头压着一样,痛苦不己。
  外:
  第一,在远东地区,湾湾,琉球,大澳,大西兰,旧金山,东南亚地区,锡兰地区,好望角地区,海湾地区,亚丁湾地区等地建立海陆军事基地,逐步分流移民,寻找高产量,高抗旱的农作物,挖掘矿物资源,建立联合行政机构,至于是作为海外省,附属国,联邦国还是殖民地,这个有待一步步的研究,也许各种形式共存于整个体系内,毕竟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民族,不同的风俗决定了采用不同的方式方法的可能性。
  肥料,铁矿,贵金属,木材是明帝国极其需要的物资,也是明帝国能不能保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而且这些地区还是明帝国工业品的销售地,建立行政机构和海陆军事基地是到达这些地区后的首要任务。
  郑和本来将泰,缅,印写在了纸上,后来又划掉了,泰缅在后世只是因为马六甲的原因才显得重要,控制了马六甲,泰缅就变得可有可无,至于印,一想起后世阿三哥无限欢乐,郑和摇摇头还是将他划掉了,只要不让欧洲列强染指就行,控制了马六甲,与锡兰结盟,欧洲列强在心里想想就好,动手动脚一边去,阿三那超多的人口,不就是明帝国最为理想的工业品销售地嘛。
  第二,蒙古地区,东北地区,西北地区,逐步筑城,将这几个地区有机的联系起来,建立稳固的政权,把大清崛起的所有因素抹杀于无形之中,将老毛子的势力提前拒止于西伯利亚之外。
  北海,华夏祖先的牧羊之地,后世无与伦比的淡水资源,自古以来就是华夏人民的地方,守住祖先的遗产,任谁都无话可说,东北地区,后世的粮仓,石油基地,提前规划是必须的,只是现在是小冰河时期,气候太冷,这片黑土地还不到开发的时候,包括西伯利亚也是,要如何提前布局确实极费思量。
  第三,与欧洲到底应该建立一个什么样的关系呢,郑和真的有点理不清,欧洲是工业革命的摇篮,也许因为自己的穿越,明帝国的工业革命可能提前展开,但无论如何,欧洲都会因为工业革命而崛起,除非消灭整个欧洲,但这个是不可能的,欧洲不是一个国家,就算明帝国再强大也不可能逆天啊,这个问题有点头疼,恐怕短时间内难于找到可行的解决办法,或者先放一放不失为一个明智的策略。
  郑和心想,我又没有带着开挂的金手指,我只是多了几百年的学识,以及未来人的眼光,不可能将所有的事都做完不是,再说自己还是一个无后之人……
  看着纸上写满密密麻麻的战略目标,郑和感到一阵头大,会不会目标定得太多,到时候每一个目标都走样,最后变得面目全非?
  将所有的战略目标重新梳理了一遍,发现要想从根本上解决隐患,这些战略目标都是必不可少的,当然咯,郑和心里清楚,这些目标不可能在自己的有生之年全部完成,只能完成一部分,能够完成多少只能尽力为之,对短时间内不可能完成的战略目标进行长远规划,留待后来者继续努力,至于后来者会做成一个怎样的结果就管不了那么多了,那怕洪水滔天也与自己无关,总之自己已是无后之人。
  当下首先要解决的是在什么时候,以什么样的方式,出于什么动机向明成祖朱棣提出这些战略目标,这个时机非常重要,早了不但达不到目的,甚至有可能引来杀身之祸,晚了又会增加很多无形的阻力,是一次过全盘托出还是一步一步的慢慢推进,这还真是一个问题,想了很久,郑和还是觉得目前的时机不成熟,决定第一次下西洋回来后再定夺。
  思虑了多久,就纠结了多久,下了最后决心,郑和才从这种痛苦的状态中解放出来,喝了一口已经凉透的绿茶,在这个炎热的盛夏,那种冰凉、沁人心扉的舒服感觉令郑和的心情再度放飞,顺手拉了一下窗边的绳子,很快马桂和马金敲门走了进来:“郑爷,有什么吩咐?”
  郑和:“帮我续点水。”
  一声好哩,很快续好水,马桂:“郑爷还有什么要小的做吗?”
  郑和:“什么小的大的,以后不准再这样说,没什么事了,你们去休息吧,辛苦你们了,谢谢。”
  听到郑和说谢谢,两个小太监愣在当场,大脑完完全全宕机,眼睛里流露出的是一片茫然,郑和一看,站起来走过去轻轻拍了他们两下:“怎么了,没事吧?”
  马桂:“郑爷,我们服侍你是份内之事,万万当不得郑爷的一声谢谢。”
  郑和:“什么当得当不得,我跟你们说,太监也是人,也是顶天立地的男人,并不比任何人低贱,做人要有尊严,做太监也要有尊严,不管是谁,得到了别人的帮助就要有感恩之心,否则与禽兽有何区别,我告诉你们,千万不要妄自菲薄,太监一样能够成就一番轰轰烈烈的伟大事业。”
  这番话太过惊世骇俗,如雷贯耳,更如晴天霹雳,把两个小太监震得灵魂出窍,眼冒金光,对他们来说,做了太监之后,不再有任何想法,只剩下行尸走肉苟且偷生,曾经的梦想,曾经对美好未来的憧憬,曾经向往叱咤风云的豪迈,随着那邪恶的一刀随风而逝,又或者埋进世界上最深最深的深渊---心灵的最深处。
  今天,郑和的一席话,将那些深深埋在他们心灵深处的各种野望再度唤醒,只见两个小太监站在那里一动不动满脸通红,双拳紧握咬紧牙关,双眼饱含泪水,就这样静静的看着郑和,看到如此情景,郑和满意的笑了:“下去吧,记得明天将我刚才说的告诉所有太监。”
  马桂马金没有说话,对着郑和点点头,然后转身,昂首阔步的离开了房间,可以说在这一刻,两个小太监再次获得了新的生命。
  小太监走后,房间重新进入寂静无声的环境,郑和对此非常满意,无与伦比的空气质量,偶尔的蛙鸣以及不知名的小虫声音,更衬托出明初盛夏的空灵,郑和,心旷神怡心满意足。
  坐回案桌前,郑和将刚才列出的战略目标重新进行分类,对每一个目标制定相应的策略。
  首先是将原来历史上的七下西洋,重新规划为十下西洋,今年郑和34岁(穿越前38岁),史书记载郑和活到62岁,对现在的郑和而言,多了几百年的见识,并不认为自己也只能活到62岁,只要加强锻炼,注意饮食结构,相信能够活到70岁开外,十下西洋完全可以实现......
菜单 下一章
立即下载
猜你喜欢
官途
描写某高官李向东10年官样年华,地域横跨经济中等发达地区、边远贫穷地区、发达富裕地区,主人公也历炼了不同地域、不同职务面临的种种危机与挑战,是一部写实的网络小说。
怎么了东东
都市其他完结
猎谍
间谍是一个非常古老的职业,从有战争开始的那一天起,间谍便是交战双方获取对方情报的唯一选择。有人说,间谍战是这个世界上唯一不会出现硝烟的战斗,可事实证明,没有硝烟的战斗在这个世界上几乎不存在,即便是暗地里的较量,同样充满血腥和牺牲。 我姓唐,叫唐城,你也可以叫我唐五郎。 我爹是军统,专门抓日本特务的军统,虽然他不在了,可小爷我也绝对不允许你们这些萝卜头活的逍遥。 这里是国统区,所以,这里没有你们存活的空间。如果你们非要来,那好吧,小爷我只好送你们统统下地狱。
锋利的柴刀
军事战争连载
利欲升迁记
人生就是利欲场,利为媒,欲为介。 官场就是江湖,抒写温情与残酷、合作与较量、情感与利益的交易市场。大道无形,行者无疆,漫漫官道,唯有胸怀天地,志存高远,方能直抵彼岸。 小人物张一舟历经血腥战场的洗练和尔虞仕途的淬炼,终凭一颗畏惧之心和秉承的正义而纵横,步步高升,成为主宰别人命运的人。
三人行
现代都市连载
商海风云
一个夏日的雨夜,他救了熟睡的女领导,本以为是一段奇缘,不曾想却惹上了一身麻烦,更可怕的是,竟然落入了一个精心打造的圈套,让他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危机之中......没根基,没靠山,没人脉,没资源,一个农村走出来的打工者,一步步走向人生的巅峰。
卷帘西风1
现代都市完结
我七个姐姐绝世无双
深居野林神秘老道,今日,又一名最小男徒儿罗峰顺利出山。 罗峰:“我是老逼灯培养出最垃圾的徒弟,没什么本事,就想吃吃软饭,苟且度过这一生。” 师父:“什么,你还弱?老夫求求你你做个人吧! 一位平平无奇小道士,卷动江湖风云,走上自证强者之路。
橙年岁月
现代都市连载
超能黄金瞳
穷小子杨俊偶然间开启了透视眼,哪个姑娘身材最好?哪张彩票会中大奖?哪个古墓有宝藏?哪座山脉有金矿?他可以知晓这个世界上的任何秘密……从此过上了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的风流潇洒人生。
傲娇小山竹
都市其他连载
上一章
下一章
字号
5
间距
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