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白马山之围
白马山,宋军大营。
阵阵军鼓响起,成群披甲的士卒纷纷涌上楼墙,连日的战斗使得有的士兵步履蹒跚。
一个满是络腮胡子的中年将领大声叱喝着手下的士兵,手中握着的铁锏满是血污,穿着的明光铠甲上伤痕累累,被血污染成暗红的金色七瓣菊花显示这是一件出自大宋御器司为高级将领专门打制的重甲,位列大宋禁卫军上三军之首捧日军指挥使高怀亮的脸上没有表情,他抬头看了看上面的大旗。
一面大大的“宋”字大旗在山风中猎猎作响,用汴梁最好的丝绸制作的大旗已经早没有了当时出征时的光鲜威严,被战火熏得旗面黯淡无光的旗帜上还有黑红的血迹,就像现在这支被围困的宋军,死气沉沉,很难让人想象这就是横扫唐末后纷乱天下,灭南唐北汉,聚集天下精卒的大宋殿前禁军。
“将军,辽人退了。”一旁的副将跑过来汇报,很显然,又一次打退辽兵的进攻让这位副将心情不错。
“这已经是我们被围后的第十七次进攻了吧,你觉得那些辽兵真是我们打退的吗?”高怀亮看了这个副将一眼,虽然他没有他战死的哥哥高怀德那样的惊才绝艳,但十九岁就随父兄从军,几十年的战斗下来,无数场血战养成的嗅觉还是让这个以武力称雄的悍将察觉出一些阴谋的味道了。
“好好看着辽人,我要去见皇上。”高怀亮心事重重的掉头而去,一个月前的那场大败又一次浮现在他的眼前。
太平兴国二年,久攻幽州不下,而因为皇帝天下一统的雄心,迟迟没有退兵的大宋北伐部队,终于在幽州城外的高粱河决战中,被呼啸而来的辽人彻底击溃,捧日军、天武军、龙卫军、神卫军,这些大宋最强的劲旅一支支在自己面前崩溃,曾经煊赫一时的强军被辽人砍翻军旗,久经战阵的士卒再也没有勇气面对辽人的弯刀和马蹄,一个个可耻的被辽人屠斩羔羊般的从后面砍翻,大将凋落,血海尸山,他的大哥高怀德,大宋殿前三军指挥使配北伐先锋大印,也为了阻止辽人的攻势,为皇帝撤退争取时间,而被辽将耶律斜轸所杀,悬首狼旗。
即使赔上了大兄的性命,最后逃过一劫,汇聚到白马山的宋军残兵也只剩下不足一万人,当初出征时的十万精锐算是彻底丢光了,更糟糕的是,御驾亲征的皇帝被辽人彻底围在了这里,如果说十万大军,休养几年,终究还是可以卷土重来的话,那皇帝要死了,这可就什么都完了,但这又怪得了谁,当初坚持要不肯撤兵的也还是皇帝啊,皇帝终究是被克服燕云名垂青历史的荣耀蒙蔽了眼啊~~
高怀亮叹了一口气,向中军大营走去,守卫在中军大帐的皇帝亲卫向这位仅存的大将默默行了个军礼,这一个月来,大将凋零的宋军几乎都是靠着高怀亮一力主持,才勉强挡住辽人的进攻。
“末将高怀亮叩见圣上”高怀亮一进入中军大营,一股浓浓的药味扑鼻而来,不由的皱了下眉头,不过他很快的低下头,将这个可能被认为欺君的表情掩饰了下去。
“将军甲胄在身,就不要多礼了”一个疲倦的声音从上方传来,宋太祖赵匡胤之弟,大宋王朝的第二位皇帝,宋主赵光义很不雅的趴在中军大帐的正位上,屁股上裹着厚厚的纱布,显然高梁河上射在屁股上的两箭,短短的一个月时间远没有愈合,只得让这位非常注重帝王仪容的皇帝事急从权趴在龙椅上和大臣们议事情了,毕竟几十万的辽军还在山下围着,这时候,保命才是最要紧的,天子中了箭也是会疼会死的。
“高将军,辽兵现状如何?”在大帐中和皇帝议事的是以贤明著称的当今御弟八贤王赵德芳,很显然他听到了刚刚的军鼓声,一旁是接任先锋一职的大宋宿将潘仁美,以及随军书记王洗等大小七八人也看着高怀亮。
“请贤王放心,这一波辽兵已经打退,我军斩首不下千人,自身伤亡不过数百,只要粮草充足,以目前辽兵的攻势,我军暂还无忧。”高怀亮回话到。
“白马山本就是我军屯粮之处,粮食箭支足够使用,请将军放心。况且呼延将军突围已经一月有余,如此算来,各路勤王之兵就该到了,到时我们里因外合,一定可以大败辽人,复我国土。”行军参议李翰站出来说道。
“皇上,辽人实力雄厚,可是每次进攻都不过是一个万人队,实在是可疑,末将担心其中会有诈,还是早日汇合援军,才是万全之策。”高怀亮看了李翰一眼,对这种书生大话,他向来是看不起的,这一仗打到现在,大家心里都明白,能平安回到汴京就不错了,幽州是拿不下来了。
“恩,高将军说的有理,这次调的是哪几路援军。”宋主赵光义受了箭伤,一直昏迷,前几日才复苏,所以对所调几路援军竟然不知。
“启奏陛下,因京城的禁军多已经随军出征,这一次调的是各地边军。”随军书记王洗强闻博记,掌军中调令,站出来答道。
“呼延将军带出去的圣旨中,分别调大名府守备贺知图所辖骁骑军2万余,汾阳铁旗令公周审义的铁旗军2万人、泽州花刀令公耿忠之静尘军5000人,此三路人马皆是边塞强军,可堪一战。另外命令河东河北各州节度使、守备、团练使分路来援,以壮声势。”
“怎的不见杨家?杨业何在?”宋主突然呵斥道,毕竟这些年来,与辽的几次对战都是杨家一枝独秀,没有这样的勇将来救驾,宋主心里总是七上八下的。
“陛下,杨业已经快七十了,去年就告老还乡了。”王洗心虚的低下头,用衣角擦了擦汗。
本来八贤王一力要求调杨业来救驾,是他和潘美以杨业年老为由,终究没有让杨家过来,如今虽然被辽军四下合围,但各路援军一到,突围就轻而易举了,何必让杨家再添救驾之功。
这么些年来,杨家几乎抢光了所有的军功,又从来没给过自己好处,哼,嫉恨的人不知道有多少。
至于潘美的心思,呵呵,杀子之仇啊,王洗知道如果有机会,潘美一定会亲手杀光杨家的人,这位大宋名将虽然战功赫赫,但却是个睚眦必报的人,杨七郎在比武擂台上生撕了他最得意的儿子,这个仇两家是几辈子也化不开的了。
“这个,杨家不是有七个儿子吗,听说个个悍勇,潘将军可知道?”宋主有些拿不定,杨业快七十的人了,确实是老了,不过这些年在宫中,听说杨家的儿子很厉害,还和潘美有过过节,宋主看了一眼潘美。
作为和宋太祖一起打天下的老将,潘美其实已经六十多岁,但长年的保养,看上去长须飘逸,面目白皙,依旧是个美男子,让人难以相信这个慈眉善目的老人是个手握大军,当年灭国屠城,坑杀3万南唐降兵的屠夫。
听到皇帝的询问,潘美向前一步,潘家和杨家的恩怨当年轰动一时,皇帝肯定知道,却当着这么多人面问他,这就是帝王心术吧。
“杨家有七子,确实个个都是虎狼之将。”潘美不顾其他大臣诧异的眼神,第一句话就大大的赞扬道。
“哦,麻烦太师给朕说说”宋主的眼光玩味的看着潘美。
他已经记起来潘杨两家的恩怨,当年汴京第一高手比武大会,连续称雄三年,年年夺冠的潘家三子潘豹,和初来汴京的杨七郎打发了性子,结果在擂台上活活的被撕成了两片,虽然一旦上场,就是签了生死状的,死在潘豹手下的好汉这些年也不下几十个,但作为潘家最后的一个儿子,杨七郎可以说是让潘家彻底绝后了。
而潘家的另外两个儿子潘文、潘武当年也是战死在大宋和北汉的战场上,当时统领北汉军的正是还没有归降宋朝的杨家老家主杨业。
所以说,潘家三个儿子几乎都是间接和直接的死在杨家手里,虽然后来杨家归降了宋朝,宋太祖亲自调解两家矛盾,但潘杨两家终究是不相往来的。
“是。”潘美面色平静的回答道,似乎说的人和他一点关系都没有。
“杨家将历代镇守雁门关,当代家主,金刀令杨老令公,掌一口九环金锋定宋宝刀,征战沙场多年,从未有败绩,辽人号为金刀令公杨无敌。每临阵必举红令字旗为号,手下8000士兵号为火山军,骁勇善战,军阵森严,火山军旗不动,踏死不退,曾以3000人军阵大破3万辽兵的冲锋,名扬塞外,因功授爵火山王,位列开国九王之一。”
“第一子,大郎杨延平,使屈卢浑金枪,加封忠孝侯。令公年老,杨大郎常年坐镇中军,执掌军令,传闻与皇上长的有几分相似。”
“第二子,二郎杨延定,使八宝赤金枪、以军功封为义勇侯、代州观察使者。”
“第三子,三郎杨延光,使透甲缕金枪,曾在北辽阵前斩将夺旗,官封忠武将军、代州防御使。”
“第四子,四郎杨延辉,使菊花点金枪,封明威将军,年少时曾出海远游东瀛,夺得名剑“八部赤服”,风流英俊,喜欢在**游荡,市井称为:五陵游侠儿,雁门探花郎。”
“第五子,五郎杨延德,使独角皂金枪,3年前,与辽人狭路相逢瓦桥关,单人独骑踹辽营,生擒过辽国郡马耶律高,官封宣威将军、殿前司马、步军都指挥使。”
“第六子,六郎杨景字延昭,使素缨蘸金枪,官封保灵侯、殿前司左右金枪班都指挥使。此人在杨家以计谋闻名,雁门有童谚语,“杨家七狼,六郎最良”,其心思细密,算无遗漏。”
“第七子,七郎杨延嗣,使虎头乌金枪。”潘美停了一下,一直平静的脸上终于浮上了一层阴狠。
“此人年仅17岁,年少意气风发,与父兄出战,每战必为先锋,必不着盔甲喜白衣上阵,必争先杀人,必杀至力乏方止!每战不尽兴不归!曾一人单骑屠尽横行漠南多年的三百悍匪,立撕虎豹,军中号为小无敌!”
“哈哈哈,好,杨家果然将门虎子,速招杨家,寡人无忧矣!”宋主大笑,突然又停了下来,“现今去叫,是否会迟了。”
八贤王踏前一步奏道:“禀告圣上,杨老令公闻知圣上被围,已在半月前领七子出雁门来救驾,只是未得圣旨,不敢统帅大军,只带家将亲兵千余人来援。”
“好,果然是杨门忠烈。”
“恭喜圣上,大宋有此忠臣良将,此为陛下福德。”一群大臣跪下恭贺,却没有人看到潘美嘴角浮起阴谋得逞的一丝冷笑。
阵阵军鼓响起,成群披甲的士卒纷纷涌上楼墙,连日的战斗使得有的士兵步履蹒跚。
一个满是络腮胡子的中年将领大声叱喝着手下的士兵,手中握着的铁锏满是血污,穿着的明光铠甲上伤痕累累,被血污染成暗红的金色七瓣菊花显示这是一件出自大宋御器司为高级将领专门打制的重甲,位列大宋禁卫军上三军之首捧日军指挥使高怀亮的脸上没有表情,他抬头看了看上面的大旗。
一面大大的“宋”字大旗在山风中猎猎作响,用汴梁最好的丝绸制作的大旗已经早没有了当时出征时的光鲜威严,被战火熏得旗面黯淡无光的旗帜上还有黑红的血迹,就像现在这支被围困的宋军,死气沉沉,很难让人想象这就是横扫唐末后纷乱天下,灭南唐北汉,聚集天下精卒的大宋殿前禁军。
“将军,辽人退了。”一旁的副将跑过来汇报,很显然,又一次打退辽兵的进攻让这位副将心情不错。
“这已经是我们被围后的第十七次进攻了吧,你觉得那些辽兵真是我们打退的吗?”高怀亮看了这个副将一眼,虽然他没有他战死的哥哥高怀德那样的惊才绝艳,但十九岁就随父兄从军,几十年的战斗下来,无数场血战养成的嗅觉还是让这个以武力称雄的悍将察觉出一些阴谋的味道了。
“好好看着辽人,我要去见皇上。”高怀亮心事重重的掉头而去,一个月前的那场大败又一次浮现在他的眼前。
太平兴国二年,久攻幽州不下,而因为皇帝天下一统的雄心,迟迟没有退兵的大宋北伐部队,终于在幽州城外的高粱河决战中,被呼啸而来的辽人彻底击溃,捧日军、天武军、龙卫军、神卫军,这些大宋最强的劲旅一支支在自己面前崩溃,曾经煊赫一时的强军被辽人砍翻军旗,久经战阵的士卒再也没有勇气面对辽人的弯刀和马蹄,一个个可耻的被辽人屠斩羔羊般的从后面砍翻,大将凋落,血海尸山,他的大哥高怀德,大宋殿前三军指挥使配北伐先锋大印,也为了阻止辽人的攻势,为皇帝撤退争取时间,而被辽将耶律斜轸所杀,悬首狼旗。
即使赔上了大兄的性命,最后逃过一劫,汇聚到白马山的宋军残兵也只剩下不足一万人,当初出征时的十万精锐算是彻底丢光了,更糟糕的是,御驾亲征的皇帝被辽人彻底围在了这里,如果说十万大军,休养几年,终究还是可以卷土重来的话,那皇帝要死了,这可就什么都完了,但这又怪得了谁,当初坚持要不肯撤兵的也还是皇帝啊,皇帝终究是被克服燕云名垂青历史的荣耀蒙蔽了眼啊~~
高怀亮叹了一口气,向中军大营走去,守卫在中军大帐的皇帝亲卫向这位仅存的大将默默行了个军礼,这一个月来,大将凋零的宋军几乎都是靠着高怀亮一力主持,才勉强挡住辽人的进攻。
“末将高怀亮叩见圣上”高怀亮一进入中军大营,一股浓浓的药味扑鼻而来,不由的皱了下眉头,不过他很快的低下头,将这个可能被认为欺君的表情掩饰了下去。
“将军甲胄在身,就不要多礼了”一个疲倦的声音从上方传来,宋太祖赵匡胤之弟,大宋王朝的第二位皇帝,宋主赵光义很不雅的趴在中军大帐的正位上,屁股上裹着厚厚的纱布,显然高梁河上射在屁股上的两箭,短短的一个月时间远没有愈合,只得让这位非常注重帝王仪容的皇帝事急从权趴在龙椅上和大臣们议事情了,毕竟几十万的辽军还在山下围着,这时候,保命才是最要紧的,天子中了箭也是会疼会死的。
“高将军,辽兵现状如何?”在大帐中和皇帝议事的是以贤明著称的当今御弟八贤王赵德芳,很显然他听到了刚刚的军鼓声,一旁是接任先锋一职的大宋宿将潘仁美,以及随军书记王洗等大小七八人也看着高怀亮。
“请贤王放心,这一波辽兵已经打退,我军斩首不下千人,自身伤亡不过数百,只要粮草充足,以目前辽兵的攻势,我军暂还无忧。”高怀亮回话到。
“白马山本就是我军屯粮之处,粮食箭支足够使用,请将军放心。况且呼延将军突围已经一月有余,如此算来,各路勤王之兵就该到了,到时我们里因外合,一定可以大败辽人,复我国土。”行军参议李翰站出来说道。
“皇上,辽人实力雄厚,可是每次进攻都不过是一个万人队,实在是可疑,末将担心其中会有诈,还是早日汇合援军,才是万全之策。”高怀亮看了李翰一眼,对这种书生大话,他向来是看不起的,这一仗打到现在,大家心里都明白,能平安回到汴京就不错了,幽州是拿不下来了。
“恩,高将军说的有理,这次调的是哪几路援军。”宋主赵光义受了箭伤,一直昏迷,前几日才复苏,所以对所调几路援军竟然不知。
“启奏陛下,因京城的禁军多已经随军出征,这一次调的是各地边军。”随军书记王洗强闻博记,掌军中调令,站出来答道。
“呼延将军带出去的圣旨中,分别调大名府守备贺知图所辖骁骑军2万余,汾阳铁旗令公周审义的铁旗军2万人、泽州花刀令公耿忠之静尘军5000人,此三路人马皆是边塞强军,可堪一战。另外命令河东河北各州节度使、守备、团练使分路来援,以壮声势。”
“怎的不见杨家?杨业何在?”宋主突然呵斥道,毕竟这些年来,与辽的几次对战都是杨家一枝独秀,没有这样的勇将来救驾,宋主心里总是七上八下的。
“陛下,杨业已经快七十了,去年就告老还乡了。”王洗心虚的低下头,用衣角擦了擦汗。
本来八贤王一力要求调杨业来救驾,是他和潘美以杨业年老为由,终究没有让杨家过来,如今虽然被辽军四下合围,但各路援军一到,突围就轻而易举了,何必让杨家再添救驾之功。
这么些年来,杨家几乎抢光了所有的军功,又从来没给过自己好处,哼,嫉恨的人不知道有多少。
至于潘美的心思,呵呵,杀子之仇啊,王洗知道如果有机会,潘美一定会亲手杀光杨家的人,这位大宋名将虽然战功赫赫,但却是个睚眦必报的人,杨七郎在比武擂台上生撕了他最得意的儿子,这个仇两家是几辈子也化不开的了。
“这个,杨家不是有七个儿子吗,听说个个悍勇,潘将军可知道?”宋主有些拿不定,杨业快七十的人了,确实是老了,不过这些年在宫中,听说杨家的儿子很厉害,还和潘美有过过节,宋主看了一眼潘美。
作为和宋太祖一起打天下的老将,潘美其实已经六十多岁,但长年的保养,看上去长须飘逸,面目白皙,依旧是个美男子,让人难以相信这个慈眉善目的老人是个手握大军,当年灭国屠城,坑杀3万南唐降兵的屠夫。
听到皇帝的询问,潘美向前一步,潘家和杨家的恩怨当年轰动一时,皇帝肯定知道,却当着这么多人面问他,这就是帝王心术吧。
“杨家有七子,确实个个都是虎狼之将。”潘美不顾其他大臣诧异的眼神,第一句话就大大的赞扬道。
“哦,麻烦太师给朕说说”宋主的眼光玩味的看着潘美。
他已经记起来潘杨两家的恩怨,当年汴京第一高手比武大会,连续称雄三年,年年夺冠的潘家三子潘豹,和初来汴京的杨七郎打发了性子,结果在擂台上活活的被撕成了两片,虽然一旦上场,就是签了生死状的,死在潘豹手下的好汉这些年也不下几十个,但作为潘家最后的一个儿子,杨七郎可以说是让潘家彻底绝后了。
而潘家的另外两个儿子潘文、潘武当年也是战死在大宋和北汉的战场上,当时统领北汉军的正是还没有归降宋朝的杨家老家主杨业。
所以说,潘家三个儿子几乎都是间接和直接的死在杨家手里,虽然后来杨家归降了宋朝,宋太祖亲自调解两家矛盾,但潘杨两家终究是不相往来的。
“是。”潘美面色平静的回答道,似乎说的人和他一点关系都没有。
“杨家将历代镇守雁门关,当代家主,金刀令杨老令公,掌一口九环金锋定宋宝刀,征战沙场多年,从未有败绩,辽人号为金刀令公杨无敌。每临阵必举红令字旗为号,手下8000士兵号为火山军,骁勇善战,军阵森严,火山军旗不动,踏死不退,曾以3000人军阵大破3万辽兵的冲锋,名扬塞外,因功授爵火山王,位列开国九王之一。”
“第一子,大郎杨延平,使屈卢浑金枪,加封忠孝侯。令公年老,杨大郎常年坐镇中军,执掌军令,传闻与皇上长的有几分相似。”
“第二子,二郎杨延定,使八宝赤金枪、以军功封为义勇侯、代州观察使者。”
“第三子,三郎杨延光,使透甲缕金枪,曾在北辽阵前斩将夺旗,官封忠武将军、代州防御使。”
“第四子,四郎杨延辉,使菊花点金枪,封明威将军,年少时曾出海远游东瀛,夺得名剑“八部赤服”,风流英俊,喜欢在**游荡,市井称为:五陵游侠儿,雁门探花郎。”
“第五子,五郎杨延德,使独角皂金枪,3年前,与辽人狭路相逢瓦桥关,单人独骑踹辽营,生擒过辽国郡马耶律高,官封宣威将军、殿前司马、步军都指挥使。”
“第六子,六郎杨景字延昭,使素缨蘸金枪,官封保灵侯、殿前司左右金枪班都指挥使。此人在杨家以计谋闻名,雁门有童谚语,“杨家七狼,六郎最良”,其心思细密,算无遗漏。”
“第七子,七郎杨延嗣,使虎头乌金枪。”潘美停了一下,一直平静的脸上终于浮上了一层阴狠。
“此人年仅17岁,年少意气风发,与父兄出战,每战必为先锋,必不着盔甲喜白衣上阵,必争先杀人,必杀至力乏方止!每战不尽兴不归!曾一人单骑屠尽横行漠南多年的三百悍匪,立撕虎豹,军中号为小无敌!”
“哈哈哈,好,杨家果然将门虎子,速招杨家,寡人无忧矣!”宋主大笑,突然又停了下来,“现今去叫,是否会迟了。”
八贤王踏前一步奏道:“禀告圣上,杨老令公闻知圣上被围,已在半月前领七子出雁门来救驾,只是未得圣旨,不敢统帅大军,只带家将亲兵千余人来援。”
“好,果然是杨门忠烈。”
“恭喜圣上,大宋有此忠臣良将,此为陛下福德。”一群大臣跪下恭贺,却没有人看到潘美嘴角浮起阴谋得逞的一丝冷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