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五千块的沉重代价
2004年6月25日,星期三晴转多云
今天,中考揭榜了,我考了704.5分的高分,可以上我们县里最好的高中——温州市龙岗高中。按说,我应该欢呼雀跃才是,因为我的分数在全校排名第二。要知道,我考出这样的成绩全凭自己的努力,我没上过一天的辅导班,没买过一本课外辅导材料,更别说请家教单独辅导了。
不过至今为止,这个骄人的分数除了我的班主任知道,其他所有的人我都没告诉,包括我的父母,因为我清楚地知道,当时家里只剩下不到一百块钱,根本拿不出一个学期三百块的高中的学费,更不用说每学期近千元的伙食费和住宿费了。
是的,我的父母是名符其实的穷人,我是一无所有的穷人的儿子。但这不是我的错,更不是我父母的错,我认为我家的穷困是一个综合因素造成的结果,这和我们所处的地域、时代都有关系。
我的家乡温州市苍南县桥墩乡田乾村是一个偏僻的小村子。因为温州和台湾毗邻,按照过去的思维,政府方面考虑到随时可能爆发对台战争,对温州的工业投入几乎为零。没有工业,普通老百姓就没有工作的机会,靠着在土里刨食能挣几个钱,何况我们老家山多、水多,就是田不多。就拿我的父母来说,他们一辈子勤勤恳恳,平时除了种田,还帮人捕鱼网、打零工,忙了一年到头勉强填饱我们一家四口的肚子。如果遇到有个小病小灾的,日子就更难过了。另外,过去温州地区的教育水平普遍不高,温州市里四十岁以上的人受过高中教育的都很少,就不用说我们偏远的乡下了。我的父母到现在都不会写字,到现在还听不懂普通话,只会说难懂的苍南话、闽南话。没有文化,加之语言的隔阂,使得他们不敢出去像同龄人那样跑生意,只能死守着祖上传下来的三件杉木房子,日子当然越过越穷。
其实,这些还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每年夏天都会有台风从是老家苍南登陆。大家都还记得2006年8月的桑美台风吧,就是在苍南马陆镇登陆的,根据官方统计它让我们老家15000人无家可归,受灾人口达213.3万人,损坏房屋78554间,温州市因灾死亡就有81人,失踪11人,全市直接经济损失达45.2亿元。马陆镇离我们家不到十里,所以,我们村年年都要接受台风的“洗礼”。换句话说,就算你辛辛苦苦一年赚了钱,盖了新房,买了新家具,台风一来,屋顶盖被掀翻,一切都完了。偏偏,在我中考前一年,家里就遇到了这样的倒霉事。
那时,我的爸爸为了养活我们兄弟两个(当然,最主要是为了给我上高中攒学费),农闲时到山上的砖瓦窑上去挖土坯赚钱。那时挖一块土坯才挣四分钱。一天也最多也就能挖七八百块,阴天下雨还要上垛遮盖,运到窑里才算数。2004年夏天的一场强台风裹挟着一场瓢泼大雨下了整整三天,把爸爸辛辛苦苦挖出的两万多块土坯全部冲坏,爸爸为了给土坯盖严遮雨布,滑到在红泥地里,摔断了腿,接近半年不能干活,还花去了家里仅有的六百元多元的存款,妈妈为这大哭了一场。
当时,家里真是苦啊。我看在眼里,痛在心里。怎么办呢?
我首先想到的是辍学打工。其实,当时这在我们老家苍南,乃至整个温州地区是很正常的。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我们老家苍南,包括温州一直以来对孩子读书并不怎么看重。在大人们眼里,赚钱才是最重要的。很多孩子初中还没读完,就出去跟父母一起跑生意。还有父母在国外打工,等孩子初中一毕业就接他们出去的夜很多。所以,大家对中途退学也见惯不怪了。再说,因为家里穷,我的哥哥半年前也离开了学堂,到附近的工厂当小工。不过,因为他不会读书,爸妈没什么意见。而我不一样,虽然和所有男生一样,我小时候也调皮捣蛋,但我的成绩从小在班里都是数一数二的。现在,断然离开学堂,我多少有些不甘心!
可是,继续上学的话,钱从哪里来呢?我的心头压着着这个沉重的包袱,一直不敢多问,惴惴不安地走进中考考场。现在,中考成绩出来了。我的苦恼非但没有减轻,反而加重了。如果我考的不好,让我出去打工赚钱,我也认命了,可我偏偏考出了高分,这下该何去何从呢?
正当我为整个问题苦恼的时候,我的班主任陈上阔“帮助”了我。陈老师是个退伍的军人,课上的不咋地,但人有着苍南人的义气、直爽和灵活脑瓜。因为他比较胖,一脸的肥肉,我们背地里都叫他“大脸猫”。
我记得很清楚,从学校教务处拿到成绩单的那一刻,我茫然不知所措,盯着烈日走向操场中央,直到快中暑了,才颓然走到了教室的走廊下发呆。
“成堆,成堆”一个熟悉的破锣嗓子让我回过神来——是“大脸猫”和一个打扮土里土气的中年男老师向我走过来。这个人就是我后来的班主任黄日跳老师。
“我说成堆,你是怎么了,喊你几声都不理,是考得好丢了魂,还是真成呆子了!”“大脸猫”唠唠叨叨走到我旁边。
“没事,陈老师。”我吸吸鼻子,尽量假装冷静地对他说,“我考的一般,正好不用上学了,反正我家里也交不起学费!”
“大脸猫”大吃一惊。不过,我们家的情况他是知道的,所以一时也想不出什么安慰我。
反倒是他身边的那个中年男人有些兴奋,他一把从我手里拽走分数单:“七百零四点五!高分呀!你家没钱,不如来我们学校上高中好了,我们给高分学生的奖励是一人五千!”
“我去你们那里上学,真的给五千吗?”这个意外的消息让我一下子蒙住了,我把“五千”两个字咬得特别重。
“能假吗?”黄老师不耐烦起来,急忙塞给我一张报到单,让我签字,生怕我跑了一样。
“你们是什么学校呀?”虽然我年轻没有经验,但也懂天上不会白掉馅饼,还糊里糊涂问了一句。
“嗯,”他有些不好意思,假咳了一声、闷头说,“曙光职高,也是高中,可以考大学的,不耽误你!”
曙光第二职高,我一直感觉职业高中都是成绩不怎么好的学生才会上的。我从来没想到自己也会进去,忍不住看了一眼“大脸猫”。
陈老师没有正视我的目光,含糊说了一句:“如果家里确实困难,职高倒也不错,反正去哪里念高中,以后都还是要靠自己努力!”
我的年纪太小,根本来不及多想,也不愿意多想,毕竟那五千块钱的诱惑力太大了,我们家十年都不一定攒够这么多钱。读者你不要笑话,当时我满心想的都是怎么能让自己上高中又让家里减轻负担。为了那五千块钱,就算职业高中是鬼门关,我也愿意闯一闯!
我朝黄老师点点头,他喜不自胜!在我在招生报名表上签字时,我清楚听到他自言自语:“还以为招不到学生呢,没想到一来就招了个高分生!”
不到三分钟的时间,我的命运就这么决定了。
今天回头看看,穷富与否对一个人的命运影响实在太大了:
我们班里的中考第一名先是去了县里最好的龙岗高中,接下来是省里最好的浙江大学,然后是上海的交大,最后他选择出国读博!
而我为了区区五千块钱,去了名声最差的曙光职高,然后是一所名不见经传的三本温州职业技术学院,接下来开始了今天不知道明天如何的创业历程,最后几经摔打成了温州小老板队伍中的一员。
这就是所谓起点决定终点!不,是起点决定航向!
若干年后,当我有了自己的一点积累能在温州这个铜臭味十足的城市站稳脚跟时,我发誓:将来无论如何要赚更多的钱,因为我不能让我的孩子再像我一样为了几千块钱拿自己的青春和未来去赌一把了,哪怕最后的结果也是赢!因为这条路实在太苦太难了!
拿中考成绩单那天发生的这件事始终是我心中的一个秘密。我不愿意给任何人提起。
也没有任何人知道,今天我办公室的保险柜里至今还保留着那张薄薄的分数通知单,这几年的艰难坎坷没有消褪掉它最初那淡淡的粉红色,上面的一行黑色楷体字虽然经过了岁月跌宕的磨损,依然清晰可见:蔡成票,总分704.5!
今天,中考揭榜了,我考了704.5分的高分,可以上我们县里最好的高中——温州市龙岗高中。按说,我应该欢呼雀跃才是,因为我的分数在全校排名第二。要知道,我考出这样的成绩全凭自己的努力,我没上过一天的辅导班,没买过一本课外辅导材料,更别说请家教单独辅导了。
不过至今为止,这个骄人的分数除了我的班主任知道,其他所有的人我都没告诉,包括我的父母,因为我清楚地知道,当时家里只剩下不到一百块钱,根本拿不出一个学期三百块的高中的学费,更不用说每学期近千元的伙食费和住宿费了。
是的,我的父母是名符其实的穷人,我是一无所有的穷人的儿子。但这不是我的错,更不是我父母的错,我认为我家的穷困是一个综合因素造成的结果,这和我们所处的地域、时代都有关系。
我的家乡温州市苍南县桥墩乡田乾村是一个偏僻的小村子。因为温州和台湾毗邻,按照过去的思维,政府方面考虑到随时可能爆发对台战争,对温州的工业投入几乎为零。没有工业,普通老百姓就没有工作的机会,靠着在土里刨食能挣几个钱,何况我们老家山多、水多,就是田不多。就拿我的父母来说,他们一辈子勤勤恳恳,平时除了种田,还帮人捕鱼网、打零工,忙了一年到头勉强填饱我们一家四口的肚子。如果遇到有个小病小灾的,日子就更难过了。另外,过去温州地区的教育水平普遍不高,温州市里四十岁以上的人受过高中教育的都很少,就不用说我们偏远的乡下了。我的父母到现在都不会写字,到现在还听不懂普通话,只会说难懂的苍南话、闽南话。没有文化,加之语言的隔阂,使得他们不敢出去像同龄人那样跑生意,只能死守着祖上传下来的三件杉木房子,日子当然越过越穷。
其实,这些还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每年夏天都会有台风从是老家苍南登陆。大家都还记得2006年8月的桑美台风吧,就是在苍南马陆镇登陆的,根据官方统计它让我们老家15000人无家可归,受灾人口达213.3万人,损坏房屋78554间,温州市因灾死亡就有81人,失踪11人,全市直接经济损失达45.2亿元。马陆镇离我们家不到十里,所以,我们村年年都要接受台风的“洗礼”。换句话说,就算你辛辛苦苦一年赚了钱,盖了新房,买了新家具,台风一来,屋顶盖被掀翻,一切都完了。偏偏,在我中考前一年,家里就遇到了这样的倒霉事。
那时,我的爸爸为了养活我们兄弟两个(当然,最主要是为了给我上高中攒学费),农闲时到山上的砖瓦窑上去挖土坯赚钱。那时挖一块土坯才挣四分钱。一天也最多也就能挖七八百块,阴天下雨还要上垛遮盖,运到窑里才算数。2004年夏天的一场强台风裹挟着一场瓢泼大雨下了整整三天,把爸爸辛辛苦苦挖出的两万多块土坯全部冲坏,爸爸为了给土坯盖严遮雨布,滑到在红泥地里,摔断了腿,接近半年不能干活,还花去了家里仅有的六百元多元的存款,妈妈为这大哭了一场。
当时,家里真是苦啊。我看在眼里,痛在心里。怎么办呢?
我首先想到的是辍学打工。其实,当时这在我们老家苍南,乃至整个温州地区是很正常的。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我们老家苍南,包括温州一直以来对孩子读书并不怎么看重。在大人们眼里,赚钱才是最重要的。很多孩子初中还没读完,就出去跟父母一起跑生意。还有父母在国外打工,等孩子初中一毕业就接他们出去的夜很多。所以,大家对中途退学也见惯不怪了。再说,因为家里穷,我的哥哥半年前也离开了学堂,到附近的工厂当小工。不过,因为他不会读书,爸妈没什么意见。而我不一样,虽然和所有男生一样,我小时候也调皮捣蛋,但我的成绩从小在班里都是数一数二的。现在,断然离开学堂,我多少有些不甘心!
可是,继续上学的话,钱从哪里来呢?我的心头压着着这个沉重的包袱,一直不敢多问,惴惴不安地走进中考考场。现在,中考成绩出来了。我的苦恼非但没有减轻,反而加重了。如果我考的不好,让我出去打工赚钱,我也认命了,可我偏偏考出了高分,这下该何去何从呢?
正当我为整个问题苦恼的时候,我的班主任陈上阔“帮助”了我。陈老师是个退伍的军人,课上的不咋地,但人有着苍南人的义气、直爽和灵活脑瓜。因为他比较胖,一脸的肥肉,我们背地里都叫他“大脸猫”。
我记得很清楚,从学校教务处拿到成绩单的那一刻,我茫然不知所措,盯着烈日走向操场中央,直到快中暑了,才颓然走到了教室的走廊下发呆。
“成堆,成堆”一个熟悉的破锣嗓子让我回过神来——是“大脸猫”和一个打扮土里土气的中年男老师向我走过来。这个人就是我后来的班主任黄日跳老师。
“我说成堆,你是怎么了,喊你几声都不理,是考得好丢了魂,还是真成呆子了!”“大脸猫”唠唠叨叨走到我旁边。
“没事,陈老师。”我吸吸鼻子,尽量假装冷静地对他说,“我考的一般,正好不用上学了,反正我家里也交不起学费!”
“大脸猫”大吃一惊。不过,我们家的情况他是知道的,所以一时也想不出什么安慰我。
反倒是他身边的那个中年男人有些兴奋,他一把从我手里拽走分数单:“七百零四点五!高分呀!你家没钱,不如来我们学校上高中好了,我们给高分学生的奖励是一人五千!”
“我去你们那里上学,真的给五千吗?”这个意外的消息让我一下子蒙住了,我把“五千”两个字咬得特别重。
“能假吗?”黄老师不耐烦起来,急忙塞给我一张报到单,让我签字,生怕我跑了一样。
“你们是什么学校呀?”虽然我年轻没有经验,但也懂天上不会白掉馅饼,还糊里糊涂问了一句。
“嗯,”他有些不好意思,假咳了一声、闷头说,“曙光职高,也是高中,可以考大学的,不耽误你!”
曙光第二职高,我一直感觉职业高中都是成绩不怎么好的学生才会上的。我从来没想到自己也会进去,忍不住看了一眼“大脸猫”。
陈老师没有正视我的目光,含糊说了一句:“如果家里确实困难,职高倒也不错,反正去哪里念高中,以后都还是要靠自己努力!”
我的年纪太小,根本来不及多想,也不愿意多想,毕竟那五千块钱的诱惑力太大了,我们家十年都不一定攒够这么多钱。读者你不要笑话,当时我满心想的都是怎么能让自己上高中又让家里减轻负担。为了那五千块钱,就算职业高中是鬼门关,我也愿意闯一闯!
我朝黄老师点点头,他喜不自胜!在我在招生报名表上签字时,我清楚听到他自言自语:“还以为招不到学生呢,没想到一来就招了个高分生!”
不到三分钟的时间,我的命运就这么决定了。
今天回头看看,穷富与否对一个人的命运影响实在太大了:
我们班里的中考第一名先是去了县里最好的龙岗高中,接下来是省里最好的浙江大学,然后是上海的交大,最后他选择出国读博!
而我为了区区五千块钱,去了名声最差的曙光职高,然后是一所名不见经传的三本温州职业技术学院,接下来开始了今天不知道明天如何的创业历程,最后几经摔打成了温州小老板队伍中的一员。
这就是所谓起点决定终点!不,是起点决定航向!
若干年后,当我有了自己的一点积累能在温州这个铜臭味十足的城市站稳脚跟时,我发誓:将来无论如何要赚更多的钱,因为我不能让我的孩子再像我一样为了几千块钱拿自己的青春和未来去赌一把了,哪怕最后的结果也是赢!因为这条路实在太苦太难了!
拿中考成绩单那天发生的这件事始终是我心中的一个秘密。我不愿意给任何人提起。
也没有任何人知道,今天我办公室的保险柜里至今还保留着那张薄薄的分数通知单,这几年的艰难坎坷没有消褪掉它最初那淡淡的粉红色,上面的一行黑色楷体字虽然经过了岁月跌宕的磨损,依然清晰可见:蔡成票,总分7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