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第一章 秋风撩人
桐地是粤西的一条小村,村民们如同满地的竹木一样,长在山水之间。
这里轻盈曼妙,三面有黄竹团簇,后山长满苦楝与相思树。一条弯弯的巴河,自村前的田间悠悠而过。
这一带地区,处于中国南海两百公里长的海岸线,与自东北向西南延伸过来的两大山脉的结合部上。从小村出发,往南十公里是海,再往南,越过琼州海峡是海南岛。
三国时,桐地所在的电白县地属吴国。隋开皇九年,始建县制。电白的地理位置,势如天津,是粤西南的一座重要门户。到明洪武年间,由朝庭出面建起的古县城,原先只是一座军事城池,名曰“神电卫”。
江建龙的先祖初到这一方南蛮之地,开枝散叶,是在清朝的中叶时期。
百年尘世,只需涂抹掉几代人的生死,一切便可烟消云散。大地一时无言,时间已悄然滑到民国初年。
这年九月的一天,秋风将天空吹得高高远远,地里田间的果蔬则是一片红黄翠绿。到傍晚时分,夕阳突然收住秋风,夜雨随即纷扬而至。
时年五旬的江建龙,个头中等,眉宇间焕发出阵阵轩昂。他如同往常一般,为家中大院的东西厢房,陆续掌起灯火。桐地的夜,开始在雨幕中渐渐地走向昏沉。
这天的白日间,村中发生了一起怪事。
丧夫多年的胡安氏,在路过村口时,竟然被一阵狂乱的秋风掀起衣襟,为世人露出一座隆起的肚皮。
这一道耐人寻味的风景线,让她备受村民们的闲言和家人们的白眼。到午后,羞愧难当的她,悄然地跑到巴河里投水而死。
“我们胡家的报应,又到了!”
悲怆欲绝的胡中扬,从家中匆匆赶来,他抱起母亲的尸体放声痛哭。在他的背影中,血样的夕阳,已倾泻在桐地的水边山郭上。这在旁人看来,满眼都是同一种悲伤。
入夜后,雨落声依旧沥沥不止。
在江家大宅院的东厢房中,灯火如故通明。江建龙身穿长衣,正在饶有兴趣地挥墨写字,这是他保持几十年的习惯。他的房中书籍满柜,在桌案的另一端,正摆着一幅刚刚写好的五言格律。纸张上淋漓的墨迹,还在灯花中闪出晶剔的光芒。
他出身于晚清士子,半生浮沉市井,到晚年在桐地建起一座大宅院。这一座大宅院是由青砖砌成,桁桷为杉木,每一道檐口都饰有隔水唇瓦。中间主屋三进为大厅,内有天井左右为厢房。
与江建龙年纪相当的江周氏,一直端坐在窗前。这个小脚的女人,正宛如一朵富丽堂皇的牡丹,在灯花中忘情地开放。
江周氏生于山区的一户地主家庭,她的父亲是当地一个响当当的人物。父亲当年因为爱惜江建龙的才气,不惜砸碎传统婚嫁要门当户对的镣铐,以父母之命和媒妁之言,让她坐上大花轿,穿越茫茫的山野嫁到桐地。
时间在一分一秒地过去,屋背上静然留下长风的痕迹。
江周氏好像想起了什么,她的脸上渐渐地挂满悲伤,摇头叹息道:“人生在世,真是晴雨难测。你看,昨天才见完面,怎么今天就已是人鬼两分?”
“人言可畏。”
“可是村中都在议论,说胡安氏不守妇道。”
“我始终认为,这是病。”
“什么病?”
“你想想看,胡安氏都已一把年纪了,还能生孩子吗?很明显,她肯定是有病。只是,她的病是在身体上,而众人的病却是在心里面。”
江建龙不禁发出一声长叹,江周氏垂下头,开始缄默不语。
大院之外的沥沥秋雨,让巴河两岸都披满蛙鸣和稻香。在这一地黄澄澄的时光中,昼夜不息的河水已把胡中扬的悲伤,流成一道恐慌。
在桐地,胡家世代居住在村东。
胡中扬的祖父名叫胡广能,人如其名,他在当地民间是一个八面玲珑的人物。二十五岁那年,他在林苗镇遇见了一个出门赶集的女人。
那天,正是春后。
阳光穿透苦楝树的花叶,散落在她凹凸有致的身体上。她边走边笑,如同一片生机勃勃的稻田,让胡广能欲罢不能。
“真好看!”
胡广能猥琐地一连瞟了她好几眼,忍不止重重地发出一声感叹。
到第二年的岁末,一场汹涌的饥荒让桐地一带地区变得狰狞起来。胡广能竟然感到异常地兴奋,他连夜挑一担白米赶去林苗镇,不费三言两语便把她迎娶回来。
胡蔡氏皮薄肤白,体态丰腴,她一连为胡家生下五子。在江建龙出生后,由于母亲的乳汁不足,胡蔡氏让江建龙的母亲每天把他抱过去,在她雪白而圆润的胸前上尽情地吸吮。
有一年,季节入了秋,白茫茫的雨水把大地涨得一塌糊涂。
有人从林苗镇跑来找到胡广能,来者告诉他,村中正在修建一座大桥,可是不管在旱涝季节,始终都没有办法立稳桥墩。他们到庙里找道士问过,道士说,村中要给河流请一尊土地神才行。
“有这种怪事?”
“别急,你先听我说完。”
来者起身,走到胡广能的跟前,耳语一会。胡广能不禁长笑而起,冷冷地道:“你们真够缺德啊!”
“这是没有办法的办法了。”
“既然这样,如果需要我帮忙,你们要给得起这个价。”胡广能仰起脸望住来者,然后叉开五指,在来者的眼前不停地晃动。
“五担米?能不能少一点”
胡广能点点头,接着又摇摇头。
来者的脸上微微地露出一丝难色,他思考一番,张口应道:“行!不过,你要在十月初三日的辰时之前,准时交人。”
到那天的清早,大雾笼盖住大地,一时弥漫不开。
在建桥施工的河段上,林苗镇的许多村民,早已围拢在河岸上。胡广能按照道士的吩咐,把一个三岁左右的小女孩,放进一口装满甜食的瓦缸里。
道士是一个中年人,长得高高瘦瘦的。他从人群中大步走出来,手持木剑,口中念念有词。几把香烛正在地上迎风而焚,缭袅的青烟从湿漉漉的空气中静静地腾起。小女孩被眼前的这一番景象,深深地吸引住,她觉得这是一件很奇妙的事情。她把脑袋探出缸口,咧开嘴巴咯咯而笑。
忽然,道士用一块崭新的红布盖住瓦缸,急忙让旁边的几个村民把它抬走,埋在即将建桥的沙土中。
那天的天气,正好与胡安氏投水而死的这天相同。到晚上,天空下起一场秋雨,只是那一场雨更加凶猛,一口气就把林苗镇的广袤大地冲得支离破碎。
转眼,一代人已像河水一样流走。
到胡安氏死的这天晚上,祖辈那一段不光彩的尘事,再度涌上胡中扬的脑海。他相信,在冥冥之中肯定是有一种通灵的力量,能对过去的善恶,作出最公正的裁断。
他含泪望着母亲冰冷的尸体,再回头看一眼正在牙牙学语的孩子,他突然感到莫名地哀伤。他干嚎几声,推门而出,在这夜的凄风冷雨中,如同野狗一般游荡。
“二叔,你开门啊!”
胡中扬来到江家大宅院的门前,他用力地拍打起大门。
“是中扬?你快进来。”
江建龙愕然地望着胡中扬,他的心情也像屋外的雨水一样,说不出是什么滋味。
“三十年时间,我们胡家一直都陷在神秘的诅咒中。五房人丁,共几十口人,如今仅剩下我这一房。二叔,这是不是报应?”
胡中扬忍不住,痛哭失声。
“这个时候,他还过来干什么!”
从大宅院的东厢房中,突然传出一句饱含怨气的女人嘀咕声。
【作者***】:我想你读到自己的根、爱与恨。
这里轻盈曼妙,三面有黄竹团簇,后山长满苦楝与相思树。一条弯弯的巴河,自村前的田间悠悠而过。
这一带地区,处于中国南海两百公里长的海岸线,与自东北向西南延伸过来的两大山脉的结合部上。从小村出发,往南十公里是海,再往南,越过琼州海峡是海南岛。
三国时,桐地所在的电白县地属吴国。隋开皇九年,始建县制。电白的地理位置,势如天津,是粤西南的一座重要门户。到明洪武年间,由朝庭出面建起的古县城,原先只是一座军事城池,名曰“神电卫”。
江建龙的先祖初到这一方南蛮之地,开枝散叶,是在清朝的中叶时期。
百年尘世,只需涂抹掉几代人的生死,一切便可烟消云散。大地一时无言,时间已悄然滑到民国初年。
这年九月的一天,秋风将天空吹得高高远远,地里田间的果蔬则是一片红黄翠绿。到傍晚时分,夕阳突然收住秋风,夜雨随即纷扬而至。
时年五旬的江建龙,个头中等,眉宇间焕发出阵阵轩昂。他如同往常一般,为家中大院的东西厢房,陆续掌起灯火。桐地的夜,开始在雨幕中渐渐地走向昏沉。
这天的白日间,村中发生了一起怪事。
丧夫多年的胡安氏,在路过村口时,竟然被一阵狂乱的秋风掀起衣襟,为世人露出一座隆起的肚皮。
这一道耐人寻味的风景线,让她备受村民们的闲言和家人们的白眼。到午后,羞愧难当的她,悄然地跑到巴河里投水而死。
“我们胡家的报应,又到了!”
悲怆欲绝的胡中扬,从家中匆匆赶来,他抱起母亲的尸体放声痛哭。在他的背影中,血样的夕阳,已倾泻在桐地的水边山郭上。这在旁人看来,满眼都是同一种悲伤。
入夜后,雨落声依旧沥沥不止。
在江家大宅院的东厢房中,灯火如故通明。江建龙身穿长衣,正在饶有兴趣地挥墨写字,这是他保持几十年的习惯。他的房中书籍满柜,在桌案的另一端,正摆着一幅刚刚写好的五言格律。纸张上淋漓的墨迹,还在灯花中闪出晶剔的光芒。
他出身于晚清士子,半生浮沉市井,到晚年在桐地建起一座大宅院。这一座大宅院是由青砖砌成,桁桷为杉木,每一道檐口都饰有隔水唇瓦。中间主屋三进为大厅,内有天井左右为厢房。
与江建龙年纪相当的江周氏,一直端坐在窗前。这个小脚的女人,正宛如一朵富丽堂皇的牡丹,在灯花中忘情地开放。
江周氏生于山区的一户地主家庭,她的父亲是当地一个响当当的人物。父亲当年因为爱惜江建龙的才气,不惜砸碎传统婚嫁要门当户对的镣铐,以父母之命和媒妁之言,让她坐上大花轿,穿越茫茫的山野嫁到桐地。
时间在一分一秒地过去,屋背上静然留下长风的痕迹。
江周氏好像想起了什么,她的脸上渐渐地挂满悲伤,摇头叹息道:“人生在世,真是晴雨难测。你看,昨天才见完面,怎么今天就已是人鬼两分?”
“人言可畏。”
“可是村中都在议论,说胡安氏不守妇道。”
“我始终认为,这是病。”
“什么病?”
“你想想看,胡安氏都已一把年纪了,还能生孩子吗?很明显,她肯定是有病。只是,她的病是在身体上,而众人的病却是在心里面。”
江建龙不禁发出一声长叹,江周氏垂下头,开始缄默不语。
大院之外的沥沥秋雨,让巴河两岸都披满蛙鸣和稻香。在这一地黄澄澄的时光中,昼夜不息的河水已把胡中扬的悲伤,流成一道恐慌。
在桐地,胡家世代居住在村东。
胡中扬的祖父名叫胡广能,人如其名,他在当地民间是一个八面玲珑的人物。二十五岁那年,他在林苗镇遇见了一个出门赶集的女人。
那天,正是春后。
阳光穿透苦楝树的花叶,散落在她凹凸有致的身体上。她边走边笑,如同一片生机勃勃的稻田,让胡广能欲罢不能。
“真好看!”
胡广能猥琐地一连瞟了她好几眼,忍不止重重地发出一声感叹。
到第二年的岁末,一场汹涌的饥荒让桐地一带地区变得狰狞起来。胡广能竟然感到异常地兴奋,他连夜挑一担白米赶去林苗镇,不费三言两语便把她迎娶回来。
胡蔡氏皮薄肤白,体态丰腴,她一连为胡家生下五子。在江建龙出生后,由于母亲的乳汁不足,胡蔡氏让江建龙的母亲每天把他抱过去,在她雪白而圆润的胸前上尽情地吸吮。
有一年,季节入了秋,白茫茫的雨水把大地涨得一塌糊涂。
有人从林苗镇跑来找到胡广能,来者告诉他,村中正在修建一座大桥,可是不管在旱涝季节,始终都没有办法立稳桥墩。他们到庙里找道士问过,道士说,村中要给河流请一尊土地神才行。
“有这种怪事?”
“别急,你先听我说完。”
来者起身,走到胡广能的跟前,耳语一会。胡广能不禁长笑而起,冷冷地道:“你们真够缺德啊!”
“这是没有办法的办法了。”
“既然这样,如果需要我帮忙,你们要给得起这个价。”胡广能仰起脸望住来者,然后叉开五指,在来者的眼前不停地晃动。
“五担米?能不能少一点”
胡广能点点头,接着又摇摇头。
来者的脸上微微地露出一丝难色,他思考一番,张口应道:“行!不过,你要在十月初三日的辰时之前,准时交人。”
到那天的清早,大雾笼盖住大地,一时弥漫不开。
在建桥施工的河段上,林苗镇的许多村民,早已围拢在河岸上。胡广能按照道士的吩咐,把一个三岁左右的小女孩,放进一口装满甜食的瓦缸里。
道士是一个中年人,长得高高瘦瘦的。他从人群中大步走出来,手持木剑,口中念念有词。几把香烛正在地上迎风而焚,缭袅的青烟从湿漉漉的空气中静静地腾起。小女孩被眼前的这一番景象,深深地吸引住,她觉得这是一件很奇妙的事情。她把脑袋探出缸口,咧开嘴巴咯咯而笑。
忽然,道士用一块崭新的红布盖住瓦缸,急忙让旁边的几个村民把它抬走,埋在即将建桥的沙土中。
那天的天气,正好与胡安氏投水而死的这天相同。到晚上,天空下起一场秋雨,只是那一场雨更加凶猛,一口气就把林苗镇的广袤大地冲得支离破碎。
转眼,一代人已像河水一样流走。
到胡安氏死的这天晚上,祖辈那一段不光彩的尘事,再度涌上胡中扬的脑海。他相信,在冥冥之中肯定是有一种通灵的力量,能对过去的善恶,作出最公正的裁断。
他含泪望着母亲冰冷的尸体,再回头看一眼正在牙牙学语的孩子,他突然感到莫名地哀伤。他干嚎几声,推门而出,在这夜的凄风冷雨中,如同野狗一般游荡。
“二叔,你开门啊!”
胡中扬来到江家大宅院的门前,他用力地拍打起大门。
“是中扬?你快进来。”
江建龙愕然地望着胡中扬,他的心情也像屋外的雨水一样,说不出是什么滋味。
“三十年时间,我们胡家一直都陷在神秘的诅咒中。五房人丁,共几十口人,如今仅剩下我这一房。二叔,这是不是报应?”
胡中扬忍不住,痛哭失声。
“这个时候,他还过来干什么!”
从大宅院的东厢房中,突然传出一句饱含怨气的女人嘀咕声。
【作者***】:我想你读到自己的根、爱与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