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第二十四章两军会师
1
次日,开城的蒙古大营是高搭彩棚欢迎成吉思汗的到来。
中午时分在成吉思汗的乘坐的幕帐车来到大营的时候,站在大营门前的蒙古将领举手高呼:“成吉思汗,呜嗨!成吉思汗呜嗨!满都嗨!”而在士兵身边的中亚工匠和粟特商人则跪地高喊:“呼雷”意思呜嗨,满都嗨!,实际上是万岁的意思。
开城大营是在蒙古对外战争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在六盘山建立的一个蒙古营寨。由于蒙古高原在冬季气候寒冷,风沙很大。尤其每年从西伯利亚经过蒙古高原的寒流使住在这一地区的人是谈寒色变。虽然经过几百年的生活蒙古人已经适应了这个环境。但过去是没有办法,现在蒙古强大了,就感到在这个地方过冬是对人生存能力的考验。他太寒冷了,不但提高了生活的成本,也使军队的养护成本太高。有时一年突然的降雪可以使牧民财产在一夜间化为乌有。他的军队实行的是兵民合一的军事制度,如果牧民的马死了,那也就是他部队的战马死了。而战马死了,就有可能影响他军队的战斗力。因此,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有一年他带领军队攻打金国,路过六盘山时感觉此地不错,于是冬天在此避寒就成了一项制度确定了下来。后来蒙古人就在原来西夏人猎场行宫的基础上建立了成吉思汗的行营。
行宫建好后,成吉思汗每年冬天都会抽出一定的时间来这里避寒。有时候不管是西征还是东征路过此地也会在这里小憩。为了应付大汗的需要,蒙古的统帅部就在原来开城只有几间军营的基础上修建了供成吉思汗住宿和休息的行宫。
最初,这个地方是西夏皇族避寒的地方。在李元昊当皇帝后每年都要在这里避寒。后来还形成了惯例。但是西夏国事衰竭后,看到成吉思汗感兴趣,西夏的皇室就主动地放弃了避寒。在成吉思汗不在时还专门派人留守。当成吉思汗来的时候还要把冬天用的东西备起等着他的到来。
尽管蒙古对西夏进行了疯狂的屠杀,攻陷了还多城市。但是胆怯的李安全在得知成吉思汗来的时候还是带了许多的东西来慰劳他。当留守大营的都统接到了“怯雪军”的文书后就积极地行动起来。
今天,在行宫的正门到大厅,都是红地毯铺底。原来这不是为别的,而是拙赤台为了欢迎大哥成吉思汗特意安排的。它建在一个开阔地上,旷达,明了。过去,不管到任何地方都是不住任何固定建筑的。不管他到了任何地方,都有一个可以随他一起行动的巨大的金色宫殿随他行动。
在平原上,一个由一百多个健壮的大犁牛拉着的一个带着轮子的巨大的金顶大帐就是成吉思汗生活和工作的地方。
但是这次因为是远征军,又是不远千里行军作战,而且走的还是人迹罕至的地方。所以这个过去他时刻不离的宫殿就没有随身携带。不要看在这次对中亚的征服中是很风光的。在这次西征中成吉思汗尽管已经是快六十岁的人了,依旧还要骑在马背上行军。因此,西征是相当的艰苦。
不要说成吉思汗是年近六十的人,就是生龙活虎的蒙古骑兵,也有许多都牺牲在战场上了。尤其他们这次行军的地方大部分都是沙漠。又要在这些地区作战。环境的恶劣可想而知。因此对成吉思汗而言西征是他经过的最艰苦的一次。在这里除了要对付那些国家外还要和自然环境做斗争。这次他们去的地方有几百里都是沙漠。进去的时候正是每年沙尘暴最严重的时候。在攻下了中亚后,本来成吉思汗是要乘胜追击的。但是当他得知了挑唆花剌子摸算端杀了蒙古商团的人竟然是西夏人时,成吉思汗的火就由不住地爆发出来。
多年来这个就站在他们家门口的国家是一个屡教不改人。在蒙古对他们进攻激烈的时候就跪地求饶。看见蒙古势力减弱就马上反叛。虽然他也利用几次在对其他国家的进攻时的间隙,企图灭掉这个国家。但是每次不是这样就是那样的问题让他给轻易溜掉了。尤其这个国家是极其的奸猾,和他们敌对的几个国家结成联盟。对他的要求采取阳奉阴违的办法。使他的计策最终失败。虽然算上这次已经是第四次对这个国家进行惩罚性打击了。但是这个国家就象是野草一样,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让成吉思汗感到十分头疼。
2
当然成吉思汗最后所以没有消灭西夏,也并不是西夏真的很强大,而是出于其他的考虑。不管怎么说,在他看来灭掉金和宋国才是重点。而和西夏维持关系也符合中长远的战略规划。虽然西夏可恶,但至少在现在还属于盟友关系,维持着表面的现状,他对西夏的入侵还得找个违约的理由。如果把西夏消灭后就必然要派人守卫。而西夏是进攻中原的门户,那就要分掉他大量的有生力量。这样对于他采取的整个计划是不利的。因此,一般情况下,他也不愿意对这项战略进行大的调整。但是每次看到西夏表现的那样可恶,稍微有点机会就蠢蠢欲动。又让他觉得气愤。最后他也能从比较长远的事情上看待这个问题了。
对于西夏,在成吉思汗看来就象和一个不讲信用的人打交道一样要不时地的提醒着一点,才可以让他们记住。因此,和许多次一样成吉思汗在征服中亚后在返回到中原后也是例行地让他的部队对于西夏的城池进行进攻,以为警世。并且还给他按上一个和国内的部落勾结叛乱的罪名。但这也就是象征性的,在对西夏的不听话给与教训后就主动地撤兵了。关于这点成吉思汗也没有必要给他的部下讲明。所以这就是拙赤台不理解的原因。但是作为他来说,心里话,也没有必要给每个人都讲清楚。
现在当他来到行营中听拙赤台和儿子那奎、那彦一起欢迎他后,就对他和他的儿子给于了夸奖。
于是在妃子及大队怯雪军的簇拥下进到行营中。因为在这之前拙赤台在给他汇报的咨文中说过,要把大营扎在六盘山中说给了大哥听。
他说现在已经到了深秋季节,军事上很难有大的作为。在这个季节可以让部队在这里崭时休整,待来年在做行动。而且陇山位于中部,它进可以环顾四省,退可以窥视荆镶。因为在他的脑海中下一步的计划早就想好了,在中亚得手后,下一个目标就是荆镶。而在这个地方扎营就是贯彻这个方针。
现在他带着得胜的队伍和自己的嫔妃来到了大营。看到兄弟布置的很好,感到很兴奋。于是在拙赤台和二个王子的陪同下走进了大帐。
在这里除了他的几个妃子外,另外的就是他的三儿子窝阔台。窝阔台是成吉思汗身边最重要的人,目前的职位是前线总指挥,成了成吉思汗以外权利最大的人。在人们私下的议论中都说窝阔台有可能成为他的接班人。但是令人费解的是,虽然在法律文件中规定窝阔台是他法定的接班人,但不知为什么,他却对窝阔台的儿子贵由和忽禾未有好感。在西征中虽然窝阔台伴随在他的左右,但是他却不喜欢贵由和忽禾在他的身边。而相反却拖累的儿子蒙哥和忽必烈伴驾左右。过去大哥和他的交谈中几次都提到了孙子忽必烈是个出类拔萃的人。
他说忽必烈是一个难得的将领并且还是一个领袖。意思很明确,那就是如果自己有什么意外的话,那大汗就在窝阔台和拖累的儿子蒙哥和兄弟忽必烈中间去选择。
看来成吉思汗已经在考虑未来的事情了。每当想起自己帮助成吉思汗打天下,而他却从没有提到自己心理就很不平衡。过去,在遇到这样的情况时他总会这样安慰自己:“是大汗太忙了,他会考虑自己的!”实际上拙赤台是个聪明的人,他和大哥共事半身怎么会不了解他的为人呢?实际上他在成吉思汗未到之前做的这些决定,则多少带着他的对未来的某些的预期想法的应对在里面的。
次日,开城的蒙古大营是高搭彩棚欢迎成吉思汗的到来。
中午时分在成吉思汗的乘坐的幕帐车来到大营的时候,站在大营门前的蒙古将领举手高呼:“成吉思汗,呜嗨!成吉思汗呜嗨!满都嗨!”而在士兵身边的中亚工匠和粟特商人则跪地高喊:“呼雷”意思呜嗨,满都嗨!,实际上是万岁的意思。
开城大营是在蒙古对外战争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在六盘山建立的一个蒙古营寨。由于蒙古高原在冬季气候寒冷,风沙很大。尤其每年从西伯利亚经过蒙古高原的寒流使住在这一地区的人是谈寒色变。虽然经过几百年的生活蒙古人已经适应了这个环境。但过去是没有办法,现在蒙古强大了,就感到在这个地方过冬是对人生存能力的考验。他太寒冷了,不但提高了生活的成本,也使军队的养护成本太高。有时一年突然的降雪可以使牧民财产在一夜间化为乌有。他的军队实行的是兵民合一的军事制度,如果牧民的马死了,那也就是他部队的战马死了。而战马死了,就有可能影响他军队的战斗力。因此,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有一年他带领军队攻打金国,路过六盘山时感觉此地不错,于是冬天在此避寒就成了一项制度确定了下来。后来蒙古人就在原来西夏人猎场行宫的基础上建立了成吉思汗的行营。
行宫建好后,成吉思汗每年冬天都会抽出一定的时间来这里避寒。有时候不管是西征还是东征路过此地也会在这里小憩。为了应付大汗的需要,蒙古的统帅部就在原来开城只有几间军营的基础上修建了供成吉思汗住宿和休息的行宫。
最初,这个地方是西夏皇族避寒的地方。在李元昊当皇帝后每年都要在这里避寒。后来还形成了惯例。但是西夏国事衰竭后,看到成吉思汗感兴趣,西夏的皇室就主动地放弃了避寒。在成吉思汗不在时还专门派人留守。当成吉思汗来的时候还要把冬天用的东西备起等着他的到来。
尽管蒙古对西夏进行了疯狂的屠杀,攻陷了还多城市。但是胆怯的李安全在得知成吉思汗来的时候还是带了许多的东西来慰劳他。当留守大营的都统接到了“怯雪军”的文书后就积极地行动起来。
今天,在行宫的正门到大厅,都是红地毯铺底。原来这不是为别的,而是拙赤台为了欢迎大哥成吉思汗特意安排的。它建在一个开阔地上,旷达,明了。过去,不管到任何地方都是不住任何固定建筑的。不管他到了任何地方,都有一个可以随他一起行动的巨大的金色宫殿随他行动。
在平原上,一个由一百多个健壮的大犁牛拉着的一个带着轮子的巨大的金顶大帐就是成吉思汗生活和工作的地方。
但是这次因为是远征军,又是不远千里行军作战,而且走的还是人迹罕至的地方。所以这个过去他时刻不离的宫殿就没有随身携带。不要看在这次对中亚的征服中是很风光的。在这次西征中成吉思汗尽管已经是快六十岁的人了,依旧还要骑在马背上行军。因此,西征是相当的艰苦。
不要说成吉思汗是年近六十的人,就是生龙活虎的蒙古骑兵,也有许多都牺牲在战场上了。尤其他们这次行军的地方大部分都是沙漠。又要在这些地区作战。环境的恶劣可想而知。因此对成吉思汗而言西征是他经过的最艰苦的一次。在这里除了要对付那些国家外还要和自然环境做斗争。这次他们去的地方有几百里都是沙漠。进去的时候正是每年沙尘暴最严重的时候。在攻下了中亚后,本来成吉思汗是要乘胜追击的。但是当他得知了挑唆花剌子摸算端杀了蒙古商团的人竟然是西夏人时,成吉思汗的火就由不住地爆发出来。
多年来这个就站在他们家门口的国家是一个屡教不改人。在蒙古对他们进攻激烈的时候就跪地求饶。看见蒙古势力减弱就马上反叛。虽然他也利用几次在对其他国家的进攻时的间隙,企图灭掉这个国家。但是每次不是这样就是那样的问题让他给轻易溜掉了。尤其这个国家是极其的奸猾,和他们敌对的几个国家结成联盟。对他的要求采取阳奉阴违的办法。使他的计策最终失败。虽然算上这次已经是第四次对这个国家进行惩罚性打击了。但是这个国家就象是野草一样,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让成吉思汗感到十分头疼。
2
当然成吉思汗最后所以没有消灭西夏,也并不是西夏真的很强大,而是出于其他的考虑。不管怎么说,在他看来灭掉金和宋国才是重点。而和西夏维持关系也符合中长远的战略规划。虽然西夏可恶,但至少在现在还属于盟友关系,维持着表面的现状,他对西夏的入侵还得找个违约的理由。如果把西夏消灭后就必然要派人守卫。而西夏是进攻中原的门户,那就要分掉他大量的有生力量。这样对于他采取的整个计划是不利的。因此,一般情况下,他也不愿意对这项战略进行大的调整。但是每次看到西夏表现的那样可恶,稍微有点机会就蠢蠢欲动。又让他觉得气愤。最后他也能从比较长远的事情上看待这个问题了。
对于西夏,在成吉思汗看来就象和一个不讲信用的人打交道一样要不时地的提醒着一点,才可以让他们记住。因此,和许多次一样成吉思汗在征服中亚后在返回到中原后也是例行地让他的部队对于西夏的城池进行进攻,以为警世。并且还给他按上一个和国内的部落勾结叛乱的罪名。但这也就是象征性的,在对西夏的不听话给与教训后就主动地撤兵了。关于这点成吉思汗也没有必要给他的部下讲明。所以这就是拙赤台不理解的原因。但是作为他来说,心里话,也没有必要给每个人都讲清楚。
现在当他来到行营中听拙赤台和儿子那奎、那彦一起欢迎他后,就对他和他的儿子给于了夸奖。
于是在妃子及大队怯雪军的簇拥下进到行营中。因为在这之前拙赤台在给他汇报的咨文中说过,要把大营扎在六盘山中说给了大哥听。
他说现在已经到了深秋季节,军事上很难有大的作为。在这个季节可以让部队在这里崭时休整,待来年在做行动。而且陇山位于中部,它进可以环顾四省,退可以窥视荆镶。因为在他的脑海中下一步的计划早就想好了,在中亚得手后,下一个目标就是荆镶。而在这个地方扎营就是贯彻这个方针。
现在他带着得胜的队伍和自己的嫔妃来到了大营。看到兄弟布置的很好,感到很兴奋。于是在拙赤台和二个王子的陪同下走进了大帐。
在这里除了他的几个妃子外,另外的就是他的三儿子窝阔台。窝阔台是成吉思汗身边最重要的人,目前的职位是前线总指挥,成了成吉思汗以外权利最大的人。在人们私下的议论中都说窝阔台有可能成为他的接班人。但是令人费解的是,虽然在法律文件中规定窝阔台是他法定的接班人,但不知为什么,他却对窝阔台的儿子贵由和忽禾未有好感。在西征中虽然窝阔台伴随在他的左右,但是他却不喜欢贵由和忽禾在他的身边。而相反却拖累的儿子蒙哥和忽必烈伴驾左右。过去大哥和他的交谈中几次都提到了孙子忽必烈是个出类拔萃的人。
他说忽必烈是一个难得的将领并且还是一个领袖。意思很明确,那就是如果自己有什么意外的话,那大汗就在窝阔台和拖累的儿子蒙哥和兄弟忽必烈中间去选择。
看来成吉思汗已经在考虑未来的事情了。每当想起自己帮助成吉思汗打天下,而他却从没有提到自己心理就很不平衡。过去,在遇到这样的情况时他总会这样安慰自己:“是大汗太忙了,他会考虑自己的!”实际上拙赤台是个聪明的人,他和大哥共事半身怎么会不了解他的为人呢?实际上他在成吉思汗未到之前做的这些决定,则多少带着他的对未来的某些的预期想法的应对在里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