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第十六章互生嫌隙
1
当时西夏和蒙古是同盟国的关系,双方一直合作很好。现在要翻脸最少也的找个理由。于是就出现了一件让蒙古和西夏闹翻了的借口。这就是当时著名的“祭祀门”事件。
由于两国都是草原民族,关系正常的时,逢年过节也经常来往。所以在历年的祭祀中每次西夏都要派专人到蒙古送礼并且参加祭祀。
每年的正月初三,农历的五月初三,和七月十四都是祭祀的日子,逢龙年更为隆重。但是在这一年正月初三的祭祀中,过去每次都进行的事情却遭到了蒙古人的拒绝,他们说西夏人这一年送的祭品是蒙古忌讳的东西,是对蒙古祖先的亵渎。有些部落甚至出现了骚动。为了平息西夏国对祖宗的不敬,成吉思汗下令把赴蒙古祭祀的使者抓了起来。并向西夏发出了质询,要西夏国对于这种事情给予解释和谢罪。
过去,两国是朋友。而且山水相连,生活习惯和风俗风情都差不多。这些年的祭祀中他们一直都是这样做的。但是随着蒙古的强大,和西夏订立的有关的规定也就不严格执行了。出现了进入西夏后强X妇女欺凌百姓的事情。过去遇到这些情况,两国主动协调,想办法消化矛盾,平息对方的愤怒。但是这次蒙古不但对自己犯下的错误不承认,而且有意找错,还把他们赴蒙祭祀的使者给扣了起来,显然是一种挑衅行为。
这件事情传到西夏后引起了上至皇帝、大臣、下至富商、豪门的不满。他们早就对蒙古依仗军事势力欺压西夏人民的事情不满,一直在心中隐忍着。因为当时两国友好,处于大局考虑就得服从皇帝的决定。但是现在不一样了。蒙古为了找茬竟然把西夏使者抓了起来。
虽然皇帝纯佑对蒙古的势力恐惧,但是感到如果一味妥协,将失去人民的支持。而失去人民的支持,将意味着在国家面临危机的时无人替你买命。
从这个角度考虑。他也觉得给蒙古人适当的教训也是应该的。于是就同意了大督都府令公高逸的建议,责成他在蒙古今后有类似的事情时给予反击。同时做好反击的准备。而当时正好有一支部队正准备从漠北经过西夏开到河南去和金国作战。但是这次也是蒙古有意找茬。过去根据两国达成的协议,在蒙古进入这个国家时要给相关部门提供报备。以便西夏的边境部队给予进入西夏的蒙古部队放行的便利。但是这次是有意找茬,就没有办理手续.。但是正是他们的轻敌,使他们遭受了巨大的损失。
当时,有一支四万多人的军队来到了西夏的边界上。没有给西夏的有关机构打招呼,就闯进了西夏的领土。在他们看来,就算不打招呼西夏也不能把他们怎么样?也是因为胜利使他们丧失了对敌人的警惕。所以并不理会西夏边防军的质询。
那里知道这次西夏国是有准备的。将领早就知道了在他们国家不久前发生的事情,联系到蒙古军队过去进入他们国家后对他们城市的几次烧杀抢掠,早已经蹩足了劲,所以得知蒙古军队无理闯入后就先礼后兵,要求他们停止入境。但是这一正义举动遭到了拒绝。他们无视西夏边防军的执法,一直闯入了边境。甚至在遭到阻拦后还攻陷了一个城市。当时他们一切都很顺手,西夏军队竟然退却了,给蒙古人造成了一种假想,那就是西夏对蒙古的行为也没有办法。看见西夏的军队这样,蒙古人更加肆无忌惮了。在攻入一个城市后接着又向另一个城市打来。战斗就在第二个城市前进行。
在从第一个城市到第二个城市的中间是一片开阔地。他们没有想到西夏的军队就在这片开阔地摆开了阵势。当蒙古人发现了西夏的军队后他们并不惊慌。不管怎么说,蒙古军队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军队。许多国家的军队都败在了他们的铁骑脚下,因此,并没有把西夏军队当回事。
蒙古军队擅长骑马进攻,于是他们的铁骑就开始了冲锋。但是当他们冲锋后才感到了这个决定的错误。因为他们发现在他们经过的地方,西夏人挖了许多战壕。这对于擅长草原快速突破的蒙古骑兵来说是一个危害。但是在他们看来这也没有什么。因为过去他们也遇到过类似的情况。但是让他们没有想到的是这只是其中的第一个防线,另外的东西还在等着他们呢?只见冲过第一道防线的骑兵当进入到第二道防线的时候,他们遇到了来自西夏的重炮的轰击。
2
当时的重炮也不是什么现代化的大炮,无非就是欧洲中世纪用的那种武器,用一种机械力量把巨大的石头抛向敌方的阵地。另外少量的就是从欧洲传过来的钢管的大炮。这个武器实际上也不是欧洲的发明,在唐朝的时候中国就有这种东西。虽然已经有了火药了,但是火药并没有用于战场的实战中。因此,不要看这个把石头可以甩起的大炮,他们管这个“拨喜”的武器,也确实对蒙古的骑兵构成了巨大的威胁。
当时的战场是相当惨烈的。在骑兵来到了这个地区,即不能回去撤到后面,又被前面的巨大的炮火拦截,他们遭到了致命的打击。并且在当时这个火器中发出的大炮的威力确实很大,有时能把近一吨重的石块抛了起来。许多的蒙古的骑兵甚至是连人带马给压到了石头底下,其惨状真是惨不忍睹。就这样在蒙古的将领看来刚才还是一群活生生的年轻人。转眼间就变成了死尸,这让蒙古的将领很是心疼。这也是蒙古军队在和西夏的较量中损失最重的一次。他们的四万的人马中竟然有三万的人死于西夏的重炮中。当其他的漏网之鱼大难不死勉强冲到西夏的军队的前边时,又遭到了西夏连珠弩箭的攻击。于是战无不胜的蒙古军队是溃不成军。遭到了和西夏接触一来的头一次失败。
从当时强大的蒙古军队在交锋中败给了西夏军队的事实看,科技在整个战争的进程中起到了决定的作用。
也就是从这件事情上蒙古看出科技在这个事情上所起的重要作用。战争失败后,一些蒙古将领还想和西夏继续作战,但是遭到了成吉思汗的反对。他知道在这个时候再和西夏交战也不会沾什么便宜。而且他们的主要敌人是金国,在西夏是过路,他知道这场打仗是败在了那里,不能重蹈覆辙。但是通过这个事情他从此对一个人确实影响很深,那就是西夏的灵州的大都督令公高邑。
也就是这次对蒙古的胜利,使蒙古感觉到西夏的势力还很强大,势力依然不容小嘘。也就是从那时候起,成吉思汗放弃了消灭西夏的想法,决定把惩罚西夏放在最后的阶段。于是就有了几年后蒙古突袭灵州高邑的儿子高粱军在城破后自杀的事情。
同时成吉思汗也看出来了西夏控制这个地区的用意,发誓一定要把这个地区拿到手里。正是在这种思想的支配下,成吉思汗把预先征服西夏必先征服中亚作为他在今后的一个时期的战略目标。当然在战争中看到科技可以让军队的战斗力成十倍的增长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另外成吉思汗要征服这个地区还和他在很小的时候就有的一种对一个事情的怀恋有关。
当时西夏和蒙古是同盟国的关系,双方一直合作很好。现在要翻脸最少也的找个理由。于是就出现了一件让蒙古和西夏闹翻了的借口。这就是当时著名的“祭祀门”事件。
由于两国都是草原民族,关系正常的时,逢年过节也经常来往。所以在历年的祭祀中每次西夏都要派专人到蒙古送礼并且参加祭祀。
每年的正月初三,农历的五月初三,和七月十四都是祭祀的日子,逢龙年更为隆重。但是在这一年正月初三的祭祀中,过去每次都进行的事情却遭到了蒙古人的拒绝,他们说西夏人这一年送的祭品是蒙古忌讳的东西,是对蒙古祖先的亵渎。有些部落甚至出现了骚动。为了平息西夏国对祖宗的不敬,成吉思汗下令把赴蒙古祭祀的使者抓了起来。并向西夏发出了质询,要西夏国对于这种事情给予解释和谢罪。
过去,两国是朋友。而且山水相连,生活习惯和风俗风情都差不多。这些年的祭祀中他们一直都是这样做的。但是随着蒙古的强大,和西夏订立的有关的规定也就不严格执行了。出现了进入西夏后强X妇女欺凌百姓的事情。过去遇到这些情况,两国主动协调,想办法消化矛盾,平息对方的愤怒。但是这次蒙古不但对自己犯下的错误不承认,而且有意找错,还把他们赴蒙祭祀的使者给扣了起来,显然是一种挑衅行为。
这件事情传到西夏后引起了上至皇帝、大臣、下至富商、豪门的不满。他们早就对蒙古依仗军事势力欺压西夏人民的事情不满,一直在心中隐忍着。因为当时两国友好,处于大局考虑就得服从皇帝的决定。但是现在不一样了。蒙古为了找茬竟然把西夏使者抓了起来。
虽然皇帝纯佑对蒙古的势力恐惧,但是感到如果一味妥协,将失去人民的支持。而失去人民的支持,将意味着在国家面临危机的时无人替你买命。
从这个角度考虑。他也觉得给蒙古人适当的教训也是应该的。于是就同意了大督都府令公高逸的建议,责成他在蒙古今后有类似的事情时给予反击。同时做好反击的准备。而当时正好有一支部队正准备从漠北经过西夏开到河南去和金国作战。但是这次也是蒙古有意找茬。过去根据两国达成的协议,在蒙古进入这个国家时要给相关部门提供报备。以便西夏的边境部队给予进入西夏的蒙古部队放行的便利。但是这次是有意找茬,就没有办理手续.。但是正是他们的轻敌,使他们遭受了巨大的损失。
当时,有一支四万多人的军队来到了西夏的边界上。没有给西夏的有关机构打招呼,就闯进了西夏的领土。在他们看来,就算不打招呼西夏也不能把他们怎么样?也是因为胜利使他们丧失了对敌人的警惕。所以并不理会西夏边防军的质询。
那里知道这次西夏国是有准备的。将领早就知道了在他们国家不久前发生的事情,联系到蒙古军队过去进入他们国家后对他们城市的几次烧杀抢掠,早已经蹩足了劲,所以得知蒙古军队无理闯入后就先礼后兵,要求他们停止入境。但是这一正义举动遭到了拒绝。他们无视西夏边防军的执法,一直闯入了边境。甚至在遭到阻拦后还攻陷了一个城市。当时他们一切都很顺手,西夏军队竟然退却了,给蒙古人造成了一种假想,那就是西夏对蒙古的行为也没有办法。看见西夏的军队这样,蒙古人更加肆无忌惮了。在攻入一个城市后接着又向另一个城市打来。战斗就在第二个城市前进行。
在从第一个城市到第二个城市的中间是一片开阔地。他们没有想到西夏的军队就在这片开阔地摆开了阵势。当蒙古人发现了西夏的军队后他们并不惊慌。不管怎么说,蒙古军队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军队。许多国家的军队都败在了他们的铁骑脚下,因此,并没有把西夏军队当回事。
蒙古军队擅长骑马进攻,于是他们的铁骑就开始了冲锋。但是当他们冲锋后才感到了这个决定的错误。因为他们发现在他们经过的地方,西夏人挖了许多战壕。这对于擅长草原快速突破的蒙古骑兵来说是一个危害。但是在他们看来这也没有什么。因为过去他们也遇到过类似的情况。但是让他们没有想到的是这只是其中的第一个防线,另外的东西还在等着他们呢?只见冲过第一道防线的骑兵当进入到第二道防线的时候,他们遇到了来自西夏的重炮的轰击。
2
当时的重炮也不是什么现代化的大炮,无非就是欧洲中世纪用的那种武器,用一种机械力量把巨大的石头抛向敌方的阵地。另外少量的就是从欧洲传过来的钢管的大炮。这个武器实际上也不是欧洲的发明,在唐朝的时候中国就有这种东西。虽然已经有了火药了,但是火药并没有用于战场的实战中。因此,不要看这个把石头可以甩起的大炮,他们管这个“拨喜”的武器,也确实对蒙古的骑兵构成了巨大的威胁。
当时的战场是相当惨烈的。在骑兵来到了这个地区,即不能回去撤到后面,又被前面的巨大的炮火拦截,他们遭到了致命的打击。并且在当时这个火器中发出的大炮的威力确实很大,有时能把近一吨重的石块抛了起来。许多的蒙古的骑兵甚至是连人带马给压到了石头底下,其惨状真是惨不忍睹。就这样在蒙古的将领看来刚才还是一群活生生的年轻人。转眼间就变成了死尸,这让蒙古的将领很是心疼。这也是蒙古军队在和西夏的较量中损失最重的一次。他们的四万的人马中竟然有三万的人死于西夏的重炮中。当其他的漏网之鱼大难不死勉强冲到西夏的军队的前边时,又遭到了西夏连珠弩箭的攻击。于是战无不胜的蒙古军队是溃不成军。遭到了和西夏接触一来的头一次失败。
从当时强大的蒙古军队在交锋中败给了西夏军队的事实看,科技在整个战争的进程中起到了决定的作用。
也就是从这件事情上蒙古看出科技在这个事情上所起的重要作用。战争失败后,一些蒙古将领还想和西夏继续作战,但是遭到了成吉思汗的反对。他知道在这个时候再和西夏交战也不会沾什么便宜。而且他们的主要敌人是金国,在西夏是过路,他知道这场打仗是败在了那里,不能重蹈覆辙。但是通过这个事情他从此对一个人确实影响很深,那就是西夏的灵州的大都督令公高邑。
也就是这次对蒙古的胜利,使蒙古感觉到西夏的势力还很强大,势力依然不容小嘘。也就是从那时候起,成吉思汗放弃了消灭西夏的想法,决定把惩罚西夏放在最后的阶段。于是就有了几年后蒙古突袭灵州高邑的儿子高粱军在城破后自杀的事情。
同时成吉思汗也看出来了西夏控制这个地区的用意,发誓一定要把这个地区拿到手里。正是在这种思想的支配下,成吉思汗把预先征服西夏必先征服中亚作为他在今后的一个时期的战略目标。当然在战争中看到科技可以让军队的战斗力成十倍的增长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另外成吉思汗要征服这个地区还和他在很小的时候就有的一种对一个事情的怀恋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