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第2章卖豆腐的
大山东半岛(小山东半岛是胶莱河以东的胶东半岛)与辽东半岛、雷州半岛合称“中国三大半岛”。由于地理上的原因,山东半岛地区与东北和韩国联系紧密,历史上有大批乡民自水路乘船移民东北。
山东半岛创造了丰富多彩的北辛文化、白石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和与夏代同期的岳石文化,中国史籍中记载过《孟子》曾提到,东夷有虞氏族长舜出生地诸冯(今山东诸城境內)。
座落在栖霞松山虎龙口村最西边的农家小院格式和北方所有的农家小院一样。从外推门进院,院内茅房、狗窝、猪圈或者还有堆放着农具的乱七八糟杂物的简易小屋,总之,和所有乡村农舍的模样相差不远,可这里不同的却是多了一个小石磨。
院内屋两边有窗户,中间是内门(二室一厅),厅内两边是灶头,中间可以放张小桌临时吃饭或来客人后由这家女人专用。左右两边门内为内屋,雅称东西厢房。土炕上是既可以困觉又可以放张小桌逮饭喝酒聊大天。
不怎么讲究也沒有那么多的循规蹈矩,能聊的善于聊的瞎说八道聊破天也不当害。反正是山高皇帝远,可皇帝是啥模样谁也沒见到过。
传说蚩尤有八只脚,三头六臂,铜头铁额,刀枪不入。他善于使用刀、斧、戈作战,不死不休,勇猛无比。蚩尤是东夷人的首领,相当于皇帝级别的,皇帝该不会也是长了这模样。总之,说到底,既然是皇帝,总有与众不同之特点,不然的话,这些那些两手两脚的普通人都可以去当皇帝了。嘘,莫谈皇帝家事。
现在听说皇帝沒有了,改民国,称大总统了,那么大总统也自然不是凡间人物。
如果家中有来客的,这家男主人就会扯开嗓子大声的吆喝道:“都上炕”!就是这个“炕”给这些个腹贴棕壤(典型的胶东半岛棕色森林土)背向苍天的乡民们整日里都带来了无穷尽的不可思议的想象力。
吕氏春秋异宝:“今以百金搏黍,以示儿子,儿子必取搏黍矣。”百金搏黍实在不敢有过多的奢望,尽管夫妇俩只是个卖豆腐的,可以勉强的日子还是要过的。但是,自从有了这个儿子,就瞧见他一天一长势,至少给这个家庭带来了喜庆和闹热,这对年青夫妇也显得比以往忙碌了许多。
男主人姓高,身高中等之上,方脸大耳,一付憨态,每天下黑出外回家说不了三句话。有人说,他把一年的话放在一个白天里说完了。有点意思,王婆卖瓜自卖自夸,胶东人把那实在不起眼的豆腐说成了豆腐脑,金贵了,有点夸张的无与伦比。
唯独他那双眼睛瞳孔颜色浅,有人说,色迷迷的。听了这话,儿子他娘不让了,非要辨出个黑白不可,同时,一再申明,她看中的就是这对温和可亲的双眼。
村里有个王家老二,家中境况可以,还开了磨坊,在村上也算个殷实人家了。可是村上人总说他不干正事,遊手好闲,从不管甚至不过问家中有什么可操持之事。这也难怪,有大哥扛着。
就是这个王家老二,在外地结识了高姓夫妇,从此兄嫂弟媳了。
当时,就介绍到了村上。王家老二在村上说话还是算数的,他不厌其烦的给高家夫妇选了地,盖了最西边独立屋;挖井、栽树,折腾了个把月,倒驰出像模像样的一个家了。王家老二从此也就成了高家的他二哥,他二伯了。
夫妇俩起早探黑的做豆腐,又托他二伯向当地大地主牟二黑子(都这么叫)租了两亩地。如果不遇上什么灾荒年,这小日子还算过得踏实。
很好找啊,看见村西边那槐树了吗,走过去见到井口,北边草屋就是卖豆腐家的。村上人的舌头上抹了什么润滑油,一时间不怕天动地摇的议论纷纷转眼间高家的竟然变成了卖豆腐家的。
沒有了皇帝,人们好长一段时间不习惯,这是常出门走走的二伯的口头语。
确实是这样,过去凡有什么事,总是能见到皇帝的圣旨或告示;皇帝的声音如同天籁之音来自一个遥远的地方,所有的百姓都是他的子民。
现在不同了,到处是管事的和做主的。今天是这个什么主,明天突然地变成了另外一个主。当然,最大的传言是到处都在无休止的干仗。
穷人家的孩子命贱,所以总是起个硬邦邦的或阿狗阿猫之类的乳名,好养活么。所以,高家主人给这个孩子起了个乳名叫"石蛋"。
母亲的一对肥乳保证了孩子的奶汁,半夜里孩子饿了不用坐起,撩起衣服将**往孩子嘴里一塞,孩子吸吮着,母亲昏昏欲睡着。有时奶胀了,叫声"孩子他爹",孩子他爹就会过来帮忙吮两口。孩子都有了,夫妻间也就沒有了那些穷讲究,该咋样就咋样。
孩子的大号叫"高忠连",是二伯给起的官名。
二伯一米七零左右,厚实、干脆、行路如穿梭,为人也仗义,就好打猎抓鱼。
以往的胶东栖霞远离中心,有点路远皇帝顾不上。方圆六十公里只有一个牟家,牟家就是当地的"土皇帝",佃农租牟家地交租(上贡)似乎天经地义。但是,要路遇不公,二伯的手掌就会抚碰对方的脸蛋(碰出四条血印子)。乡民们都说,这是龙爪虎舌,千万惹不得。
他二伯好大碗喝酒(半碗白酒兑半碗热水),吹起来屁股蛋儿半天不挪窝。呵呵,高家欢喜他,小石蛋也最爱听他讲三国、水浒里的故事。
山东半岛创造了丰富多彩的北辛文化、白石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和与夏代同期的岳石文化,中国史籍中记载过《孟子》曾提到,东夷有虞氏族长舜出生地诸冯(今山东诸城境內)。
座落在栖霞松山虎龙口村最西边的农家小院格式和北方所有的农家小院一样。从外推门进院,院内茅房、狗窝、猪圈或者还有堆放着农具的乱七八糟杂物的简易小屋,总之,和所有乡村农舍的模样相差不远,可这里不同的却是多了一个小石磨。
院内屋两边有窗户,中间是内门(二室一厅),厅内两边是灶头,中间可以放张小桌临时吃饭或来客人后由这家女人专用。左右两边门内为内屋,雅称东西厢房。土炕上是既可以困觉又可以放张小桌逮饭喝酒聊大天。
不怎么讲究也沒有那么多的循规蹈矩,能聊的善于聊的瞎说八道聊破天也不当害。反正是山高皇帝远,可皇帝是啥模样谁也沒见到过。
传说蚩尤有八只脚,三头六臂,铜头铁额,刀枪不入。他善于使用刀、斧、戈作战,不死不休,勇猛无比。蚩尤是东夷人的首领,相当于皇帝级别的,皇帝该不会也是长了这模样。总之,说到底,既然是皇帝,总有与众不同之特点,不然的话,这些那些两手两脚的普通人都可以去当皇帝了。嘘,莫谈皇帝家事。
现在听说皇帝沒有了,改民国,称大总统了,那么大总统也自然不是凡间人物。
如果家中有来客的,这家男主人就会扯开嗓子大声的吆喝道:“都上炕”!就是这个“炕”给这些个腹贴棕壤(典型的胶东半岛棕色森林土)背向苍天的乡民们整日里都带来了无穷尽的不可思议的想象力。
吕氏春秋异宝:“今以百金搏黍,以示儿子,儿子必取搏黍矣。”百金搏黍实在不敢有过多的奢望,尽管夫妇俩只是个卖豆腐的,可以勉强的日子还是要过的。但是,自从有了这个儿子,就瞧见他一天一长势,至少给这个家庭带来了喜庆和闹热,这对年青夫妇也显得比以往忙碌了许多。
男主人姓高,身高中等之上,方脸大耳,一付憨态,每天下黑出外回家说不了三句话。有人说,他把一年的话放在一个白天里说完了。有点意思,王婆卖瓜自卖自夸,胶东人把那实在不起眼的豆腐说成了豆腐脑,金贵了,有点夸张的无与伦比。
唯独他那双眼睛瞳孔颜色浅,有人说,色迷迷的。听了这话,儿子他娘不让了,非要辨出个黑白不可,同时,一再申明,她看中的就是这对温和可亲的双眼。
村里有个王家老二,家中境况可以,还开了磨坊,在村上也算个殷实人家了。可是村上人总说他不干正事,遊手好闲,从不管甚至不过问家中有什么可操持之事。这也难怪,有大哥扛着。
就是这个王家老二,在外地结识了高姓夫妇,从此兄嫂弟媳了。
当时,就介绍到了村上。王家老二在村上说话还是算数的,他不厌其烦的给高家夫妇选了地,盖了最西边独立屋;挖井、栽树,折腾了个把月,倒驰出像模像样的一个家了。王家老二从此也就成了高家的他二哥,他二伯了。
夫妇俩起早探黑的做豆腐,又托他二伯向当地大地主牟二黑子(都这么叫)租了两亩地。如果不遇上什么灾荒年,这小日子还算过得踏实。
很好找啊,看见村西边那槐树了吗,走过去见到井口,北边草屋就是卖豆腐家的。村上人的舌头上抹了什么润滑油,一时间不怕天动地摇的议论纷纷转眼间高家的竟然变成了卖豆腐家的。
沒有了皇帝,人们好长一段时间不习惯,这是常出门走走的二伯的口头语。
确实是这样,过去凡有什么事,总是能见到皇帝的圣旨或告示;皇帝的声音如同天籁之音来自一个遥远的地方,所有的百姓都是他的子民。
现在不同了,到处是管事的和做主的。今天是这个什么主,明天突然地变成了另外一个主。当然,最大的传言是到处都在无休止的干仗。
穷人家的孩子命贱,所以总是起个硬邦邦的或阿狗阿猫之类的乳名,好养活么。所以,高家主人给这个孩子起了个乳名叫"石蛋"。
母亲的一对肥乳保证了孩子的奶汁,半夜里孩子饿了不用坐起,撩起衣服将**往孩子嘴里一塞,孩子吸吮着,母亲昏昏欲睡着。有时奶胀了,叫声"孩子他爹",孩子他爹就会过来帮忙吮两口。孩子都有了,夫妻间也就沒有了那些穷讲究,该咋样就咋样。
孩子的大号叫"高忠连",是二伯给起的官名。
二伯一米七零左右,厚实、干脆、行路如穿梭,为人也仗义,就好打猎抓鱼。
以往的胶东栖霞远离中心,有点路远皇帝顾不上。方圆六十公里只有一个牟家,牟家就是当地的"土皇帝",佃农租牟家地交租(上贡)似乎天经地义。但是,要路遇不公,二伯的手掌就会抚碰对方的脸蛋(碰出四条血印子)。乡民们都说,这是龙爪虎舌,千万惹不得。
他二伯好大碗喝酒(半碗白酒兑半碗热水),吹起来屁股蛋儿半天不挪窝。呵呵,高家欢喜他,小石蛋也最爱听他讲三国、水浒里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