仨姑娘进校园第9节
“莉莉,你不是说要去学校吗?”张小静说。“齐老师,我想参观一下学校,你可以当向导吗?”童莉莉转身对我说。“可以啊,‘实地考察’,调查报告必须的。”我说。
“稍等一下,我跟领导打声招呼。”张小静上楼去了。“你把资料装在包里。”吴玲提醒童莉莉。”“还有你们的伞。”我提醒吴玲。
陪同三位进了操场,童莉莉问:“学校没上课吗?”“假期呢,忘啦!”我说。“哦!我昏头了。”童莉莉赧红的模样。
“三角梅!”教学楼旁边一团火红,吴玲惊叫起来,三个姑娘不约而同地奔跑过去了。
吴玲手里捏一朵三角梅,它像一只飞舞的红蝴蝶。
张小静挽着童莉莉进了教室,童莉莉称赞说:“教室布置得不错嘛。”
“哎哟,桌子好旧啊!”张小静嗓门很大。
“不仅仅是旧,有的还‘千疮百孔’。”我说。
“真还没想到,山区的学校这个样子。”童莉莉十分感叹的样子。
“人们常说‘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当官的能跟童同学一样,到山区来实地考察一下就好了。”我说。
“哪一天,我当上了教育局长,一定要改变山区教育的落后面貌。”童莉莉自信神情。
“当局长就能改变山区教育啊?”我说。
“至少可以反映给政府嘛!”童莉莉更正说。
“哎呀!黑板都起层了。”张小静用粉笔在黑板上写字。
“张小静,你跟李书记反映一下嘛,让乡政府划拨点钱给学校。”吴玲说。
“乡里是有钱呢,不过正准备办铜矿,还向县里要了一百多万。”张小静接着说,“乡里还准备重新修食堂。”
“其实啊,把学生课桌和老师办公桌全部更新,也花不了十万元,可是政府不会想到学校。”我叹息说。
“为什么呢?”童莉莉和吴玲几乎异口同声。
“学校跟乡政府关系不好呗。王校长有一次跟李书记喝酒,喝醉了还吵起来了,附近的农民占了学校一丁点儿土地,王校长责怪政府不替学校说话。”
“错!张小静。吵了架?最近还在一起喝酒呢。”我想把“脱臼”的课桌给接上,“姑娘们不懂,根本的原因是——听说过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吗?”
“齐老师,不卖关子好不好。”吴玲机灵地跑过来,帮忙按着课桌。
“根本的原因是,投资教育不像投资铜矿,投资铜矿立竿见影,投资教育石沉大海……”我故意没往下说。
“我懂了,齐主任——教育不能创收。”童莉莉骄傲的神态。
“齐主任,你这叫故弄高深。”张小静说。
“不是故弄高深,是故弄玄虚。”吴玲说。
“高深、玄虚,都一样。依我看,我们都是杞人忧天!”
“是啊,我们又不是校长。”张小静说,吴玲跟着点头,我们三人都在笑。
只有童莉莉严肃的样子,“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向莉莉学习!”张小静站到吴玲身边,挽着她的胳膊。
“齐主任,你最了解教育,你在乡政府上班,应该给李书记反映。”童莉莉还不甘心。
“好,不说啦,‘仨姑娘谈教育’——到此为止!”我做了个暂停动作。
童莉莉去了教室后面。
“快来看,黑板报上这篇作文写得好啊!”童莉莉激动样子,我和吴玲凑了过去。
“嗯,写得好!尽管有不少错别字。”我拿出笔,从课桌抽屉里找出一张纸,摘录了一部分:
“我的家乡叫四妹山,山上有真子树,有粒子树,有黑桃树,有柿子树,有毛梨儿树,说也说不完。山上还有许动物,有土猪儿,有狗欢儿,有野猫儿,有麻免儿,有黄鼠狼,有大尾巴松鼠,还有山鸡,猫头英……我爱我的家乡,我读书不行,也考不上什么学校,我想长大后建设家乡,把我的家乡建设成森林公园,修白油马路,让各地的人来参观旅游,卖黑桃柿子毛梨儿,吃又香又甜的玉米巴……”
作文的标题是《我爱家乡》,仅此一小段,错别字就有七个:真子树(榛),粒子树(栗),黑桃树(核),狗欢儿(獾),猫头英(鹰),白油马路(柏),玉米巴(粑)。
我在想:语文老师看过黑板报没有?这么多错别字视而不见。教育的任务只是培养几个升学人才吗?建设家乡的理想难道不值得老师肯定?如果我回到教育岗位,我一定会给学生补上本地动植物这一课。学生不了解本地自然资源,不了解本地名胜古迹,算不算老师或者教育的失职呢?
过了教学楼,上几步石梯就是老师的办公区,我去刘老师处拿钥匙打开了办公室。“三位,请到办公室休息。”我和吴玲忙着推开窗子。
“莉莉,这是我叔叔的座位,你坐这儿。”吴玲说。张小静个儿高,脚一踮就坐到了办公桌上,“我就坐这儿。”她大洒不拘的样子。“文明礼貌哈。”吴玲拉她下来。
“这办公室好凉快啊!”童莉莉说。
“学校这块地方地势高。有凉风从四面来,不也爽乎!”我摇头晃脑。
童莉莉接下去说,“人在高处看得远,不也君子乎!”她抑扬顿挫。
“看你们文绉绉的,像酸……”吴玲没说出来,她想说“酸秀才”。
“莉莉,你就在这儿看资料嘛。”张小静说。“好嘛,我看资料,你们玩。”童莉莉从挎包里拿出资料、红色笔记本和蓝色钢笔。
“吴玲,你把你叔叔的茶杯洗一下,我去宿舍提开水。”我说。
走出办公室,忽然看见张婆婆,不知她几时站在窗外,“张婆婆好。”我招呼她。“都是老师吗?”张婆婆努力地打量着办公室里的姑娘,眼睛不好使的样子。
我一只手提水瓶,一只手拎杯子,“水来了,还有山花茶。吴玲,再麻烦你洗杯子。”“我不喝茶。”童莉莉说。“花茶我要喝,我自己来泡。”张小静说。
“张小静,这儿有党报哈。”我指着报架。“啊,学校订的报刊杂志还不少呢。”张小静说。“你以为学校愿意订啊,上面硬性摊派的。上面说了,再穷也不能穷报刊,央报、省报、闵江报,还有中国教育报、省教育月刊、闵江教育月刊、沙河教育简报等。”我说。
吴玲洗杯子过来了,“我建议安静点好不好,不影响我们莉莉。”她用教鞭轻轻敲打着桌子。
张小静看报子,我翻学生作文,吴玲帮童莉莉查资料。一会儿,吴玲拿着一本资料来到我旁边,小声说:“齐老师,你看,这是我们村的统计数字,脱盲率哪有百分之九十八,当时报的是百分之九十,你是不是弄错啦?”
“没有错,你不懂,教育局早打过招呼……不然市级检查过不了关。”我解释说。
“哪其它村呢?”“都是九十八、九十七。”
“哪扫盲检测试卷的份数不够怎么办呢?”
“政府出面找小学‘搞定’了。”
“哇!太不可思议了。”
“你不能乱说哈。”
“怎么会呢,我说出来也不会有人相信。”
“也是,他们乡政府造假更凶,张小静最清楚,‘植树造林万万千千,国家补助滚滚来’。”
“吴玲,你在跟齐主任说啥!”张小静多疑的神情。“吴玲说她想回去。”我信口回答。“不行哈,莉莉难得来一次。”张小静登大眼睛。
“我们出去打篮球。”我说。“走,玲子,我们两个打齐主任。”张小静拉着吴玲往外走。
“稍等一下,我跟领导打声招呼。”张小静上楼去了。“你把资料装在包里。”吴玲提醒童莉莉。”“还有你们的伞。”我提醒吴玲。
陪同三位进了操场,童莉莉问:“学校没上课吗?”“假期呢,忘啦!”我说。“哦!我昏头了。”童莉莉赧红的模样。
“三角梅!”教学楼旁边一团火红,吴玲惊叫起来,三个姑娘不约而同地奔跑过去了。
吴玲手里捏一朵三角梅,它像一只飞舞的红蝴蝶。
张小静挽着童莉莉进了教室,童莉莉称赞说:“教室布置得不错嘛。”
“哎哟,桌子好旧啊!”张小静嗓门很大。
“不仅仅是旧,有的还‘千疮百孔’。”我说。
“真还没想到,山区的学校这个样子。”童莉莉十分感叹的样子。
“人们常说‘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当官的能跟童同学一样,到山区来实地考察一下就好了。”我说。
“哪一天,我当上了教育局长,一定要改变山区教育的落后面貌。”童莉莉自信神情。
“当局长就能改变山区教育啊?”我说。
“至少可以反映给政府嘛!”童莉莉更正说。
“哎呀!黑板都起层了。”张小静用粉笔在黑板上写字。
“张小静,你跟李书记反映一下嘛,让乡政府划拨点钱给学校。”吴玲说。
“乡里是有钱呢,不过正准备办铜矿,还向县里要了一百多万。”张小静接着说,“乡里还准备重新修食堂。”
“其实啊,把学生课桌和老师办公桌全部更新,也花不了十万元,可是政府不会想到学校。”我叹息说。
“为什么呢?”童莉莉和吴玲几乎异口同声。
“学校跟乡政府关系不好呗。王校长有一次跟李书记喝酒,喝醉了还吵起来了,附近的农民占了学校一丁点儿土地,王校长责怪政府不替学校说话。”
“错!张小静。吵了架?最近还在一起喝酒呢。”我想把“脱臼”的课桌给接上,“姑娘们不懂,根本的原因是——听说过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吗?”
“齐老师,不卖关子好不好。”吴玲机灵地跑过来,帮忙按着课桌。
“根本的原因是,投资教育不像投资铜矿,投资铜矿立竿见影,投资教育石沉大海……”我故意没往下说。
“我懂了,齐主任——教育不能创收。”童莉莉骄傲的神态。
“齐主任,你这叫故弄高深。”张小静说。
“不是故弄高深,是故弄玄虚。”吴玲说。
“高深、玄虚,都一样。依我看,我们都是杞人忧天!”
“是啊,我们又不是校长。”张小静说,吴玲跟着点头,我们三人都在笑。
只有童莉莉严肃的样子,“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向莉莉学习!”张小静站到吴玲身边,挽着她的胳膊。
“齐主任,你最了解教育,你在乡政府上班,应该给李书记反映。”童莉莉还不甘心。
“好,不说啦,‘仨姑娘谈教育’——到此为止!”我做了个暂停动作。
童莉莉去了教室后面。
“快来看,黑板报上这篇作文写得好啊!”童莉莉激动样子,我和吴玲凑了过去。
“嗯,写得好!尽管有不少错别字。”我拿出笔,从课桌抽屉里找出一张纸,摘录了一部分:
“我的家乡叫四妹山,山上有真子树,有粒子树,有黑桃树,有柿子树,有毛梨儿树,说也说不完。山上还有许动物,有土猪儿,有狗欢儿,有野猫儿,有麻免儿,有黄鼠狼,有大尾巴松鼠,还有山鸡,猫头英……我爱我的家乡,我读书不行,也考不上什么学校,我想长大后建设家乡,把我的家乡建设成森林公园,修白油马路,让各地的人来参观旅游,卖黑桃柿子毛梨儿,吃又香又甜的玉米巴……”
作文的标题是《我爱家乡》,仅此一小段,错别字就有七个:真子树(榛),粒子树(栗),黑桃树(核),狗欢儿(獾),猫头英(鹰),白油马路(柏),玉米巴(粑)。
我在想:语文老师看过黑板报没有?这么多错别字视而不见。教育的任务只是培养几个升学人才吗?建设家乡的理想难道不值得老师肯定?如果我回到教育岗位,我一定会给学生补上本地动植物这一课。学生不了解本地自然资源,不了解本地名胜古迹,算不算老师或者教育的失职呢?
过了教学楼,上几步石梯就是老师的办公区,我去刘老师处拿钥匙打开了办公室。“三位,请到办公室休息。”我和吴玲忙着推开窗子。
“莉莉,这是我叔叔的座位,你坐这儿。”吴玲说。张小静个儿高,脚一踮就坐到了办公桌上,“我就坐这儿。”她大洒不拘的样子。“文明礼貌哈。”吴玲拉她下来。
“这办公室好凉快啊!”童莉莉说。
“学校这块地方地势高。有凉风从四面来,不也爽乎!”我摇头晃脑。
童莉莉接下去说,“人在高处看得远,不也君子乎!”她抑扬顿挫。
“看你们文绉绉的,像酸……”吴玲没说出来,她想说“酸秀才”。
“莉莉,你就在这儿看资料嘛。”张小静说。“好嘛,我看资料,你们玩。”童莉莉从挎包里拿出资料、红色笔记本和蓝色钢笔。
“吴玲,你把你叔叔的茶杯洗一下,我去宿舍提开水。”我说。
走出办公室,忽然看见张婆婆,不知她几时站在窗外,“张婆婆好。”我招呼她。“都是老师吗?”张婆婆努力地打量着办公室里的姑娘,眼睛不好使的样子。
我一只手提水瓶,一只手拎杯子,“水来了,还有山花茶。吴玲,再麻烦你洗杯子。”“我不喝茶。”童莉莉说。“花茶我要喝,我自己来泡。”张小静说。
“张小静,这儿有党报哈。”我指着报架。“啊,学校订的报刊杂志还不少呢。”张小静说。“你以为学校愿意订啊,上面硬性摊派的。上面说了,再穷也不能穷报刊,央报、省报、闵江报,还有中国教育报、省教育月刊、闵江教育月刊、沙河教育简报等。”我说。
吴玲洗杯子过来了,“我建议安静点好不好,不影响我们莉莉。”她用教鞭轻轻敲打着桌子。
张小静看报子,我翻学生作文,吴玲帮童莉莉查资料。一会儿,吴玲拿着一本资料来到我旁边,小声说:“齐老师,你看,这是我们村的统计数字,脱盲率哪有百分之九十八,当时报的是百分之九十,你是不是弄错啦?”
“没有错,你不懂,教育局早打过招呼……不然市级检查过不了关。”我解释说。
“哪其它村呢?”“都是九十八、九十七。”
“哪扫盲检测试卷的份数不够怎么办呢?”
“政府出面找小学‘搞定’了。”
“哇!太不可思议了。”
“你不能乱说哈。”
“怎么会呢,我说出来也不会有人相信。”
“也是,他们乡政府造假更凶,张小静最清楚,‘植树造林万万千千,国家补助滚滚来’。”
“吴玲,你在跟齐主任说啥!”张小静多疑的神情。“吴玲说她想回去。”我信口回答。“不行哈,莉莉难得来一次。”张小静登大眼睛。
“我们出去打篮球。”我说。“走,玲子,我们两个打齐主任。”张小静拉着吴玲往外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