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第23章 电影剧本版47 ---剧终
四十七
武工队阵地。武工队长等人正在观察炮楼敌情,商议策略。
刘大松快步跑来,就要到时,好象是脚下被绊了一下,跌倒了,随即跃起跑到武工队长身边。
武工队长:“大刘,怎么啦?”
刘大松:“好象撞上子弹了吧。”说完两腿一软。
武工队长抱住刘大松:“卫生员!”
刘大松抓着武工队长的手:“鬼子马上要向东突围,区小队那边的伪军要投降……”
四十八
陕西,神木,晋绥军区后方医院
病房门外。两名医生从屋里出来,交谈着到下一间病房。
女护士甲:“怎么样?”
女护士乙叹了口气,摇了摇头:“怕是不行了。”
女护士甲:“挺可惜的。”
女护士乙:“他是从哪里来的?”
女护士甲:“好象是忻县那边。”
女护士乙:“忻县?那不是敌后吗?”
女护士甲:“听说是几个老乡就这么一站一站地抬下来,一直抬到黄河边。”
四十九
病房里,女护士甲在收拾刘大松的遗物,找到了赵腊梅送的那把木梳。她抓着木梳跑出屋去。
五十
几位医院的干部、战士和老乡正在盖上棺木。
女护士甲:“等一等。”
女护士甲把木梳递给干部:“让他把这个带上吧。”
五十一
二零一某年。忻州政府某部门办公室。女科员正在接待男记者。
女科员:“您请这坐,请喝水。”
男记者:“谢谢。”
女科员:“刚才听我们领导说,您是要了解山门村的事?”
男记者打开笔记本电脑:“是这样的。你看,这是个抗日时期的借条。”
女科员:“你们从哪搞到的?”
男记者:“是他们找的我们报社。社里让我过来落实一下。”
女科员:“我们不是管理这个事情的部门。”
男记者:“这我知道,凡是能找的,我都找过了。他们跟我说,你们在那一带搞旅游扶贫,对那一带的历史呀,民间传说呀,进行过系统整理。”
女科员:“是收集过,要说有多系统,也说不上。这个借条吗,这是第一次见,以前也没听说过。”
男记者:“主要是这几个问题。云中山游击队,在哪也查不到,”
女科员:“好象游击队都用的是编号,不用地名。忻县是游击二大队,其他的忘了。路东晋察冀,他们用地名,忻县基干游击大队。”
男记者:“会是其他方面的吗?比如自发的?”
女科员:“应该不是。山西这个地方与其他地方不同,组织的好。听他们老同志讲,贺司令带他们去河北,一到那里,好奇怪呀,叫什么来的,司令遍天下,主任赛牛毛。这地方没人管吗?”
男记者:“借据上签名的这个人听说过吗?”
女科员:“路西的游击大队长都是县长,政委都是县委书记,路东的队长是县委武装部长,这都有历史记载,不会差的。”
男记者:“有没有这方面传说,比如……”
女科员:“传说?这个签名是刘、大、车。那个山门村往山里走,老乡管那叫大车沟。”
男记者:“我去了。有关系吗?”
女科员:“可能有吧。咱们这个老城外头,有个地方叫红堂沟,不是个正式的地名。据说呢,是因为游击队在那里打死了一个日本大官,老百姓用游击队长的名字叫起来的。这个大车沟会不会也是这么叫起来的。那地方你去过,根本走不了大车的。”
男记者在笔记本电脑上换了个图片:“路边上有一个特别小的……”
女科员:“对,对,我去过,老乡叫它八路庙。”
男记者:“说借条与这个好象有什么关系。”
桌上的电话响了。
女科员:“对不起。您好!是我。明天上午九点半,好的。二号会议室,好的。原平赵家大院的复原方案,好的。我们没有新的情况,嗯,好的。再见。”
男记者:“古宅?”
女科员放下电话:“是。清朝时候的吧。”
男记者:“大吗?”
女科员:“没有王家大院、乔家大院那么大。”
男记者:“复原方案是指的什么?”
女科员:“现在的房子不是以前的了。那时候原平叫崞县,县城也不在现在这里,在崞阳。抗战的时候,有一个原平保卫战,比平型关大捷晚几天。一个旅五千多人守了十天,死了四千多人,旅长姓姜,山东人,阵亡了。赵家大院呢,又是炸,又是烧,全没了。再盖的时候,就不是原来的样了。”
男记者:“他家的人为什么没按原样盖?”
女科员:“老赵家是经商的,眼界想法不象一般的土财主。听说要打仗了,老两口收拾东西就走了。他们原来是从宁武那边过来的,大院是买下来的。在原平就这么一支一户,没什么牵挂。”
男记者:“后来呢?”
女科员:“后来,后来他们就没回来。”
男记者:“孩子也没回来?”
女科员:“孩子,好象都参加抗日,也没有回来。”
男记者:“噢。”
女科员:“咱们刚才说到哪啦?八路庙,是吧?”
男记者:“对,对,纪念的是谁呀?”
女科员:“我们采集过事迹,可是谁也说不清。但是好象确实有这么一个人。八十年代末吧,北京来了一个老干部,女的,我们山西人,专门来看过。当时陪同的,司机,我们都找过。去大车沟,他们都记得。但纪念的是谁,一个人说是男的,一个说是女的,是我们地方上的。那时候,不管部队上的,还是地方上的,都叫八路。”
男记者:“有什么事迹吗?”
女科员:“没有。他们的印象是,老干部没怎么说话。”
男记者:“我听他们说,那个地方,就是大车沟,是根据地。”
女科员:“说不好。根据地的标志是抗日民主政权,交公粮,参军,支前。不给日本人交粮,出壮丁。主要是这几条吧。大车沟这个地方吧,好象是被日本人搞了无人区,山门村里就有被迁出来的。里面的人是怎么回事,说法挺多的。这样吧,过几天,我们正好要过去,你有什么要问的,我们再去问问。”
男记者:“你要去那?”
女科员:“那里正好是我们局的对口扶贫点。”
男记者:“时间定下来,通知我一声,我也一起去。”
剧终
武工队阵地。武工队长等人正在观察炮楼敌情,商议策略。
刘大松快步跑来,就要到时,好象是脚下被绊了一下,跌倒了,随即跃起跑到武工队长身边。
武工队长:“大刘,怎么啦?”
刘大松:“好象撞上子弹了吧。”说完两腿一软。
武工队长抱住刘大松:“卫生员!”
刘大松抓着武工队长的手:“鬼子马上要向东突围,区小队那边的伪军要投降……”
四十八
陕西,神木,晋绥军区后方医院
病房门外。两名医生从屋里出来,交谈着到下一间病房。
女护士甲:“怎么样?”
女护士乙叹了口气,摇了摇头:“怕是不行了。”
女护士甲:“挺可惜的。”
女护士乙:“他是从哪里来的?”
女护士甲:“好象是忻县那边。”
女护士乙:“忻县?那不是敌后吗?”
女护士甲:“听说是几个老乡就这么一站一站地抬下来,一直抬到黄河边。”
四十九
病房里,女护士甲在收拾刘大松的遗物,找到了赵腊梅送的那把木梳。她抓着木梳跑出屋去。
五十
几位医院的干部、战士和老乡正在盖上棺木。
女护士甲:“等一等。”
女护士甲把木梳递给干部:“让他把这个带上吧。”
五十一
二零一某年。忻州政府某部门办公室。女科员正在接待男记者。
女科员:“您请这坐,请喝水。”
男记者:“谢谢。”
女科员:“刚才听我们领导说,您是要了解山门村的事?”
男记者打开笔记本电脑:“是这样的。你看,这是个抗日时期的借条。”
女科员:“你们从哪搞到的?”
男记者:“是他们找的我们报社。社里让我过来落实一下。”
女科员:“我们不是管理这个事情的部门。”
男记者:“这我知道,凡是能找的,我都找过了。他们跟我说,你们在那一带搞旅游扶贫,对那一带的历史呀,民间传说呀,进行过系统整理。”
女科员:“是收集过,要说有多系统,也说不上。这个借条吗,这是第一次见,以前也没听说过。”
男记者:“主要是这几个问题。云中山游击队,在哪也查不到,”
女科员:“好象游击队都用的是编号,不用地名。忻县是游击二大队,其他的忘了。路东晋察冀,他们用地名,忻县基干游击大队。”
男记者:“会是其他方面的吗?比如自发的?”
女科员:“应该不是。山西这个地方与其他地方不同,组织的好。听他们老同志讲,贺司令带他们去河北,一到那里,好奇怪呀,叫什么来的,司令遍天下,主任赛牛毛。这地方没人管吗?”
男记者:“借据上签名的这个人听说过吗?”
女科员:“路西的游击大队长都是县长,政委都是县委书记,路东的队长是县委武装部长,这都有历史记载,不会差的。”
男记者:“有没有这方面传说,比如……”
女科员:“传说?这个签名是刘、大、车。那个山门村往山里走,老乡管那叫大车沟。”
男记者:“我去了。有关系吗?”
女科员:“可能有吧。咱们这个老城外头,有个地方叫红堂沟,不是个正式的地名。据说呢,是因为游击队在那里打死了一个日本大官,老百姓用游击队长的名字叫起来的。这个大车沟会不会也是这么叫起来的。那地方你去过,根本走不了大车的。”
男记者在笔记本电脑上换了个图片:“路边上有一个特别小的……”
女科员:“对,对,我去过,老乡叫它八路庙。”
男记者:“说借条与这个好象有什么关系。”
桌上的电话响了。
女科员:“对不起。您好!是我。明天上午九点半,好的。二号会议室,好的。原平赵家大院的复原方案,好的。我们没有新的情况,嗯,好的。再见。”
男记者:“古宅?”
女科员放下电话:“是。清朝时候的吧。”
男记者:“大吗?”
女科员:“没有王家大院、乔家大院那么大。”
男记者:“复原方案是指的什么?”
女科员:“现在的房子不是以前的了。那时候原平叫崞县,县城也不在现在这里,在崞阳。抗战的时候,有一个原平保卫战,比平型关大捷晚几天。一个旅五千多人守了十天,死了四千多人,旅长姓姜,山东人,阵亡了。赵家大院呢,又是炸,又是烧,全没了。再盖的时候,就不是原来的样了。”
男记者:“他家的人为什么没按原样盖?”
女科员:“老赵家是经商的,眼界想法不象一般的土财主。听说要打仗了,老两口收拾东西就走了。他们原来是从宁武那边过来的,大院是买下来的。在原平就这么一支一户,没什么牵挂。”
男记者:“后来呢?”
女科员:“后来,后来他们就没回来。”
男记者:“孩子也没回来?”
女科员:“孩子,好象都参加抗日,也没有回来。”
男记者:“噢。”
女科员:“咱们刚才说到哪啦?八路庙,是吧?”
男记者:“对,对,纪念的是谁呀?”
女科员:“我们采集过事迹,可是谁也说不清。但是好象确实有这么一个人。八十年代末吧,北京来了一个老干部,女的,我们山西人,专门来看过。当时陪同的,司机,我们都找过。去大车沟,他们都记得。但纪念的是谁,一个人说是男的,一个说是女的,是我们地方上的。那时候,不管部队上的,还是地方上的,都叫八路。”
男记者:“有什么事迹吗?”
女科员:“没有。他们的印象是,老干部没怎么说话。”
男记者:“我听他们说,那个地方,就是大车沟,是根据地。”
女科员:“说不好。根据地的标志是抗日民主政权,交公粮,参军,支前。不给日本人交粮,出壮丁。主要是这几条吧。大车沟这个地方吧,好象是被日本人搞了无人区,山门村里就有被迁出来的。里面的人是怎么回事,说法挺多的。这样吧,过几天,我们正好要过去,你有什么要问的,我们再去问问。”
男记者:“你要去那?”
女科员:“那里正好是我们局的对口扶贫点。”
男记者:“时间定下来,通知我一声,我也一起去。”
剧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