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凤凰网 | 小说
收藏 | 打赏

下载翻阅小说客户端,尽情使用听书功能!

取消 立即下载
加标签 收藏 打赏

《小白菜传奇》

官方客户端永久免费畅读

翻阅小说

0

温馨提示

您还没有领取红包哟!

关闭后将无法领取该红包

确认关闭吗?

正文:第二十六节

  三天后,王书瑞和叶天一拿出了初稿,许景澄看后,觉得已经写得很好,没有再提修改意见。三人便前往内阁中书汪树屏府上,请他提提修改意见。和桑春荣一样,这位浙籍京官和另一位内阁中书罗学成均为一品大员,在浙籍京官中,就数他们官职最高,资格最老。最先征求这两人的意见,既有尊重他们的意思,也有想请他们最先表态,以便争取有更多的浙籍官员在呈状上签名。
  巧的是,另一位内阁中书罗学成也在汪树屏府上。许景澄向两位内阁中书大人谈了三人的来意,并请两人提出对初稿的修改意见。两人看过呈状初稿,汪树屏先说道:“这个案件早有所闻,只是不了解详情。看来你们几位倒是热心之人,写出了这样的稿子。如果我们浙江的读书人确有被冤枉之事,是得给他想点办法,洗却罪名。本人提不出什么修改意见,这就在呈状上签名,如何呀!”
  说着便欲提笔在呈状上签名。这三人见了,也不好阻止。罗学成也说道:“这个呈状写得不错,说的都在理上。我也签个名吧!”
  许景澄见两位内阁中书大人都已经签了名,这一稿子也不好再修改了,便也在上面签了名。
  许景澄、王书瑞、叶天一三人又来到吏部侍郎夏同善府上。夏同善因曾任同治帝业师,现又是个管官的官,在浙籍京官中有着颇高的的威望。
  夏同善见是浙江同乡到来,热情地接待了三人。夏同善得知三人的来意,看了联名呈状,当即表示同意在呈状上签名。并说道:“此事本官早有所闻,浙籍官员为此事联名上呈乃是件好事。本府从浙江带来了一个老妈子,就是杨乃武的一个远房亲戚。去年杨乃武之姐叶杨氏来京,今年杨乃武夫人杨詹氏来京,都落脚在本府。所以早就听他们说起过此案。本官老母吃斋念佛,常嘱本官得与人为善,多做好事。听说浙江有此冤案,多次说起该如何帮他们一把。只可惜本官不知如何帮得上,故至今也未曾有任何动作。今有如此机会,再好不过了。”
  夏同善正要提笔签名,王书瑞说道:“夏大人且慢。下官有话要说。”
  夏同善停下笔来,问道:“王大人有何指教?”
  王书瑞说道:“刚才听大人说道,杨乃武亲属曾两次来京,都在贵府落脚。下官以为,夏大人就不宜在呈状上签名了。”
  夏同善不解,问道:“却是为何?”
  王书瑞说道:“下官为此案曾上过一个折子,他们便不让下官在呈状上签名了,其出发点是为了保护下官。因此案已有太后谕旨,不让刑部提审。如今仍上这样的呈状,有很大的风险。为了分散风险,不宜让浙籍官员都在呈状上签名。夏大人既有容留来京申诉的杨乃武亲属之举,已经承担了不小的风险,就不宜再承担签名的风险了。一来为大人减少风险,二来一旦浙籍官员有事,在大人您的位子上也可为浙籍官员说句话。”
  夏同善说道:“这样也好。你们几位想得还真周到。”
  夏同善虽然没有在呈状上签名,然因为其身为吏部侍郎,先帝业师,在杨昌浚看来,其在浙籍官员中有一呼百应之能,虽未在呈状上签名,反而被认为浙籍京官联名上递呈状一事正是其人在幕后操纵。
  此后,又有户部主事潘自疆、张桢、何维杰、周福昌、吴昌祺、徐世昌、徐树观,吏部主事陈其璋,刑部员外郞郑训承,刑部主事濮子潼、戚人铣,员外郎汪树堂,工部员外郎吴文谔、邵友濂,主事梁有常均在上签了名,共计签名官员有十八名。
  此前,王书瑞和叶天一商量找何人去都察院投递呈状一事。叶天一说道:“最好找一个浙江余杭的人,因对发生在自己老家的案子,关心关心也在情理之中。到时,就是追究起来,也属情有可原的。”王书瑞见叶天一说得在理,便打听了一下,有人告诉王书瑞,有一位叫李福泉的,是浙江余杭人,在户部衙门里打杂的,品级很低。经王书瑞一说,这李福泉想到能为家乡的人做点什么,也很愿意。
  李福泉将材料递都察院后,接受材料的一看,见呈状上面所署的,均是知名的在京官员,其中还有位高权重的两位内阁中书,不敢怠慢,马上把呈状送给左都御史景濂。景左都御史阅后,召集其他都御史,传李福泉前来问话。
  虽然李福泉也算见多识广,可五六个头戴红顶花翎,板着一副老脸的老头一齐来审问他,还是平生头一遭,心中不免别别乱跳。虽不是正式升堂,却也有不小的威严。景濂问道:“下跪何人?”
  李福泉答道:“奴才李福泉。”
  景濂问道:“见你身穿公门服饰,口称奴才,你在何衙门供职?”
  李福泉答道:“奴才在户部衙门打杂。”
  景濂问道:“你是何方人氏?”
  李福泉道:“奴才是浙江余杭人氏。”
  景濂又问道:“你来都察院何干?”
  李福泉答:“奴才是来投递呈状的。”
  景濂问:“投递什么呈状?”
  李福泉答:“为奴才家乡举子杨乃武被冤,请求都察院大老爷向太后上折,请旨交刑部提审此案的呈状。”
  景濂又问:“何人叫你来投递?”
  李福泉早就想好了,若问起何人叫他来投递呈状,不能说是王书瑞。因为王书瑞只是一个给事中,五品级别,不在都察院大老爷的眼里。要说就拣大的官说,便答道:“是内阁中书汪树屏汪大人嘱奴才来都察院投递的。”
  景濂一看呈状,见所署第一名便是汪树屏,见来人所说与呈状内容一致,也无其他嫌疑,便说道:“李福泉,你先回去,告诉汪大人,此呈状本院收下了,三日内给予回话。”
  李福泉磕了一个头,说道:“多谢大老爷!”便出了都察院。
  景濂打开呈状,只见上面写道:
  具呈内阁中书汪树屏、罗学成,翰林院编修许景澄,户部主事潘自疆,吏部主事陈其璋,户部主事张桢、何维杰、周福昌、吴昌其、徐世昌、徐树观,刑部员外郎郑训承,刑部主事濮子潼,员外郎汪树堂,主事戚人铣,工部员外郎吴文谔、邵友濂,主事梁有常均籍隶浙江,抱告李福泉。为复审疑狱,迹涉回护,环乞援案奏请解部审讯事。
  窃职等恭阅邸抄:奉上谕,前因学政胡瑞澜奏,复讯民妇葛毕氏因奸毒毙本夫葛品连分别定拟一折,当交刑部速议具奏。旋据给事中边宝泉奏,案情未惬,请提交刑部办理,亦经谕令该部详细研求。兹据该部奏称,查核此案,原题情节与现供歧异甚多,请饬再行严讯等语。命案重情,亟须核实严讯,以成信谳。著胡瑞澜按照刑部所指各节提集犯证,将复讯与原情节因何歧异之处逐一研究明确,毋枉毋纵,总期情真罪当,一切持平,不得稍涉含糊,意图迁就,并将详细供词声叙明晰,定拟具奏,钦此。
  仰见朝廷慎重人命,不厌反复推求之至意。嗣阅内阁发抄刑部核议一折,所指歧异之处,诚属案中紧要关键。查此案事阅两载,久腾物议。职等所闻讯供情节,固与题奏案牍不符,即以送部之案而论,一经刑部指驳,歧异叠见。就刑部所驳,证以职等所闻,其复审回护之处,情弊已属显然。刑部折内所称,原题称,杨乃武与葛毕氏通奸被葛品连撞破奸情,即指八月二十四日之事。今复讯供称,杨乃武并未进葛毕氏家,是杨乃武与葛毕氏奸情本夫并未撞破。前后情节互异等语。职等闻,八月二十四日县前设盂兰会,观者甚众。县书何春芳与葛毕氏调笑,经葛品连撞见,将葛毕氏责打,道路咸知,本与杨乃武毫不相涉。是原题所称,杨乃武、葛毕氏及邻证佥供,八月二十四日在房内顽笑,被本夫撞见,盘出奸情。并称再与往来,定要一并杀害等语。显系摹袭刑案旧套,捏造供词。迨复讯时,知原题叙供不确,乃避实就虚,依稀牵合,辄云杨乃武到门未入,供证佥同,是绝无起意谋害根由矣!凡再三研鞠之案,即供词小异,大率前虚后实,方见确情。未见前供实后供虚可据以定案者。此回护原题,朦胧迁就之情形也!
  刑部折内所称,买砒日期不容稍涉含混,何以原供与现审供词互相参差。钱宝生系卖砒要证,该府何以未经提讯并未叙及。况钱宝生卖砒要证,检现供,系初审时仅在本县传讯一次,此后该府何以未经亲提,复鞠是否与杨乃武当堂对质,案中亦未叙及等语。职等闻,卖砒一节系余杭县骗爱仁堂药铺钱宝生所具。缘余杭县于报案后未问实情,未质邻证,率将杨乃武、葛毕氏解府。杭州府以案无证据,谓余杭县冒昧详解。始经余杭县回署骗得药铺钱宝生卖砒与杨乃武甘结。当钱宝生奉传到案,余杭县于客厅接见,诈称杨乃武供攀向伊买砒。钱宝生回称并无其事。随复劝令承认,许以决不解省对质。多方诱骗,甚至指天立誓,钱宝生始终不肯诬认。余杭县并不在公堂审讯取供,乃令家丁拘至门房写具甘结,哄令画押。当给红笔谕单,许其无事,即令回家。迨县以甘结禀府,府即以甘结为凭,始终未传钱宝生到案与杨乃武对质,一味刑求,草率详结。
  又闻吴玉琨等到县公禀,佥称南乡詹姓家十月初四日除灵,初五日立继,共见杨乃武于初三日至南乡,初六日回转。余杭县不批不问,并不叙详。迨京控叙出公禀,复审时势难压匿,不得不传吴玉琨到案。明知杨乃武及妻母家初四初五等日除灵立继,人所共知,即杨乃武初五日身在詹家亦非无因。则原题所叙初三日买砒,初五日授砒踪迹未符。此回护原题,锻炼周内之情形也!
  刑部折内所称,驳王心培供,有葛毕氏白日常不在家,夜深时每闻其开户之语。究竟往来何人,检阅葛毕氏等供招,于此节并未详讯。职等闻,葛毕氏迹近狭邪,丑声早著。初赁杨乃武住宅余屋,嗣经杨乃武呵斥逼令移居。葛毕氏因移住县前,与何春芳、王心培等邻比。王心培既日见夜闻葛毕氏所来往之人,王心培当必尽知,何不即向王心培诘问?并闻刘子翰确系余杭县亲子,刘海升名字系属捏造。复讯时任听蒙蔽,不复推求。且闻杨詹氏于复讯结案时逼勒画供,情急欲图自尽,始经扶出,并未画押。杨乃武、葛毕氏亦未认供。惟葛品连转嫁母沈喻氏现经复审释回,口称伊一人画八人供。全案人数不过十数人,沈喻氏一人代画七人之供,尤可见送部供招未足凭信。此回护原题,含混抑勒之情形也。
  尤可怪者,沈喻氏赴县喊控,只具呈一次,县详照原呈叙称,葛毕氏言语支吾恐有谋害情事。原题改为“当向葛毕氏盘出听从杨乃武谋毒情由”。一虚一实,大关出入。若原片奏所称,近来办案积习,每值供情与原报歧异,辄将原报迁就现供。又称此等办法几于案案皆然等语。何以同此一案之现讯供情,县详并不迁就,而原题突然迁就?且复讯所叙,盘问葛毕氏,初则言语支吾,继称杨乃武交给流火药,沈喻氏未敢指实。又叙葛品连于初九日发流火疾回家各等语。是初九日以前,葛品连尚未发流火疾,焉有逆料其将发流火疾,先于九日以前交给流火药之理?是复奏时欲顾县详恐碍原题,乃于详题之外添出交给流火药一语,以洗刷详题叙呈两歧。此明知本案惟县详原题之不符最难弥缝,不得不另具片奏,托词办案积习,巧为消弭也!
  职等据乡人来京及他省之自浙来京者传闻,杨乃武被诬冤抑,众口一词,佥谓平反之难,由于案经题结。题结之未确,由于府谳之轻信余杭县骗取钱宝生卖砒一节。闻杨乃武自到案至今,屡受极刑,从未供认。葛毕氏自京控复审至今,虽受极刑,仍坚称因仇诬攀。药铺钱宝生曾供出余杭县嘱令承认实情。且供称,我名鹿鸣,并非钱宝生。邻证、地保亦未指称实系杨乃武因奸谋害。及至学政复审,徒以钱宝生甘结为据,既将一切应讯情形概置不问,复将犯证供招迁就改饰,以致复奏疑窦丛生。现在虽令复讯,而各问官乃系巡抚属吏。学政既有回护之心,难保不胶于成见。恐再传众证,不过但求弥缝歧异,于案情出入仍护前词。彼时,复奏送部之卷洗刷干净,纸上之犯,无口呼冤,部中何从知其虚实?即使杨乃武竟非冤枉而起意外之根由,买砒授砒之日期,卖砒之药铺,均未确鉴,何以成信谳而释群疑?
  窃思外省案件动辄请提刑部,诚如圣谕:无此政体。职等何敢再为渎请?惟此案出入甚重,疑窦甚多,若非究出实情,何以仰副圣朝慎用刑之意?溯查道光四年,山西阎四虎失出一案。又同治十二年浙江韩溥华所控犯书孙锦侵冒工款一案,均以案情重大,钦奉谕旨解部审办在案。可否仰邀电鉴,俯赐援案,具奏恳请特旨提交刑部审讯,俾无枉纵,实为德便,上呈。
  景濂阅后,又将此呈交于其他都御史审阅。待各位都御史大人均已过目,便与几位都御史一起商议是否如呈状所请,向太后上折之事。副都御史童华说道:
  “此案交由刑部提审之折,先前已由边宝泉奏请太后,被驳回。既有先例,如果没有重大理由,太后不可能准奏。依下官之见,本院还是不要上此奏折的好,以免又被驳回,落下话柄:明知不可为而为之。”
  左都御史贺寿慈说道:“本官看这篇呈状,从头至尾都是‘职等闻’,‘据……传闻’,看来所据不确,不足以说明原判确有冤情。本官赞同童大人的意见,不必上奏太后。”
  副都御史惠泉也赞同童、贺两位大人的意见。景濂便说道:“好,既是诸位大人都是这个意见,我们便告知汪大人一声。”
  正议着,门上来报,刑部尚书桑大人求见。景濂闻言,赶紧出门相迎。落座寒暄几句后,景濂说道:“尚书大人来衙有何指教?”
  桑春荣说道:“都御史大人,此话从何说起。是本官向都御史大人讨教来了。”
  景濂说道:“桑大人不必客气,有话请讲。”
  桑春荣说道:“本官听说为了浙江余杭杨乃武申诉一案,浙江籍的在京官员正在为此案求得由本部提审,准备联名向贵院递交呈状。请求贵院向太后上折,准予将本案提交本部审理。本官也是浙江籍人士,既然大家都有这份热情,本官也当出一点力才是。只是他们都不好意思来找本官签名,听说呈状已经送来贵院,不知是也不是?”
  景濂说道:“啊,是有此事,本官刚刚收到呈状。桑大人的意思是……”
  桑春荣说道:“不瞒景大人,此案如果交由本部审理,本部当然会尽心竭力,使之水落石出,铸成铁案。不知景大人收到此状后作何安排?”
  景濂说道:“收到呈状后,本院几位都御史正在商议。目前来看,大家一致认为,交由刑部提审之事,太后已有明谕,此事毋庸再议。”
  桑春荣说道:“哦嗬,景大人办事真够利索的,这么快就有结果啦!”
  景濂说道:“几位都御史大人都认为,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此乃官场之大忌!虽说本院担当纠弹不法官员之职,且此案也确有疑窦,胡瑞澜明显为之弥缝。其间不法之事确有可能,只是已有明谕,也只得作罢。”
  桑春荣说道:“景大人可还记得驳回边大人奏折的理由是什么吗?”
  景濂说道:“记得,是‘向无此政体’。”
  桑春荣问道:“景大人以为此理由可成立否?有说服力否?”
  景濂说道:“愿听桑大人教诲。”
  桑春荣道:“景大人,本官在刑部供职已久,且又是浙江籍人士,三年前浙江嘉兴韩溥华控孙锦侵冒工款一案,由刑部提审后始乃定谳,此尚似昨日之事。景大人您说,‘向无此政体’之说,能成立否?”
  景濂说道:“此事本官也是历历在目,另有道光年间山西也有刑部提审始审清的案子。只是君无戏言。太后说话也是一言九鼎。太后已有言在先,区区都察院能有何作为?”
  桑春荣说道:“景大人,您乃都察院首辅,应知人命关天,绝非儿戏;您也知大清律法乃立国之基,你我都有维护大清律法威严之责。太后虽有言在先,但本官认为,太后更知体恤人命,更知国之根基。其中轻重缓急,作为臣子,不能不言。凡太后有言在先的,为臣都缄口不言,岂是御史之为官之道?况杨乃武一案,朝野都有呼冤之声。到底是否有冤,给世人一个明确答案,乃是朝廷官员职责所在,也是大清子民对大清律法的信心所系。或有冤情,其间当有不法之臣。为御史的,岂有视而不见之理?且提交呈状的乃是十多位京官,其中有两位还是内阁中书大人,贵院收到呈状后,岂能将他们的呼声压下不奏?望景大人三思。”
  此时,正好门上又来报,说恭王爷派人请景大人即刻过府说话。景濂匆匆送走桑春荣,往恭王爷府上来。
  原来,王书瑞将呈状交李福泉后,对都察院收下呈状后能否向太后上奏一事,有些放心不下。虽说桑大人将会与都察院左都御史景大人相商,但毕竟两人品级相当,景大人不买桑大人的账也有可能。想到恭王爷可以管到都察院,便想借恭王爷之手,给都察院施加影响。且恭王爷之心意,王书瑞早已了然于心。待李福泉来报告说,呈状已由都察院收下,王书瑞便来到恭王爷府上,向王爷说了浙籍十八位在京官员联名向都察院递交呈状,请求太后下旨,将杨乃武案交由刑部审理一事。王爷听后,笑道:“此乃好主意。那么多人递交呈状,只要都察院上奏,太后不会不准。”
  王书瑞道:“王爷,想那都察院虽职司纠弹之职,可王爷您是知道的,我大清官场积弊成习,武官怕死,文官惧谏。此案因有太后向无政体之说在前,微臣担心都察院因此不敢上奏。所以,请王爷给都察院都御史大人告知一声,不可将那么多京官的意见,压匿不奏。”
  王爷一听,觉得此事非同小可,便派人请景大人过府说话。
  景濂见过王爷后,王爷问景濂道:“本王听说浙江有十八位京官向都察院递交呈状,要求将杨乃武一案交由刑部提审。不知你院是否已经收到此状?”
  景濂说道:“刚刚收到。”
  王爷说道:“那就好了,你回去赶紧写个折子,将此事向太后奏明。请太后下旨把此案交由刑部审理。折子递上后,到本王这里来知会一声,听清了吗?”
  景濂见王爷之话,并无商量余地,只得说道:“微臣遵命就是。”
  景濂回到都察院,向另几位都御史说是王爷叫写的奏折,双手一摊,说道:“那就写吧!”另几位都御史面面相觑,一言不发。
  都察院并无上折之意,因是王爷意思,那奏折就写得十分被动,只是说浙江有十八位在京官员联名向都察院递交呈状,然后几乎是全文抄录了这份呈状,最后只是说:案关同籍京官联名呈控,逐款鸣冤,臣等不敢壅于上闻,应如何办理之处,恭候钦定。
  王爷得知都察院已经将奏折送到军机处,便进宫来见慈禧太后。前次边宝泉的奏折上去后,王爷以为区区只是叫刑部提审而已,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太后定会准了此折,谁想被太后驳回。待驳回之后,再找太后已经来不及了。所以王爷想到,要想批准这一折子,必得走在前头。
  慈禧太后接到都察院奏折,吃惊不小。那么多官员联名为杨乃武说话,不准此折有着极大的压力。前次向无此政体之说,当时只是一种推托之词,一时找不到更好的理由。其实真正的原因并不在此,而是担心各地封疆大吏对刑部提审一事而产生对朝廷的不满和对立情绪,导致一个小孩和一个女人所掌控的政权不稳。但这种事由不能出现在谕旨之上。虽然十八位浙籍官员说得没错,他们提出谕旨刑部提审的要求,也并不过份。他们可不是一般的人,尤其是汪树屏、罗学成两位内阁中书,不但居于高位,而且资格颇深,为人忠诚,办事踏实。不给他们一个充分的理由,也是不太好交待的事。而要满足他们的要求,却是个难题。若此旨一下,各地封疆大吏纷纷起来反对,那时不知该如何收场。慈禧太后不禁感到背脊凉飕飕的。
  慈禧太后正在思前想后,李莲英在太后耳旁轻声说道:“启禀老佛爷,恭王爷求见。”慈禧太后说道:“那就让他进来吧!”
  恭王爷进来后,给慈禧太后跪下说道:“恭请皇嫂安!”
  慈禧太后说道:“起来吧,看座。”
  王爷坐下后,又欠身说道:“皇嫂近日来可好?”
  慈禧太后说道:“好什么呀!一天到晚都是些烦事儿。现在想撒手不管也不行罗!你不管,我不管,那哪儿成啊!”
  王爷说道:“皇嫂,不知近来有些什么烦事儿,臣能否给皇嫂分忧?”
  慈禧太后说道:“别的倒没什么。都察院上了个折子,说有十八位浙江籍京官给都察院递交状子,要求把浙江杨乃武一案交刑部提审。这种事啊,真是烦死人了。不准吧,这可是十八位身边官员的请求,那么多官员哪!准吧,那些为大清披肝沥胆镇守各地的督抚们肯定要不高兴。可真是烦死人了!”
  王爷说道:“皇嫂,臣知道,这事的确挺烦人的。不过臣已经听说了此事,也想了一想。不知皇嫂可有兴致听听臣的想法。”
  慈禧太后说道:“好吧,你就说来听听。”
  王爷说道:“遵旨。臣以为,准了都察院的折子,各地封疆大吏肯定要不高兴,这是肯定的。只是上次边大人的奏折被皇嫂驳回,他们也应当知道皇嫂对他们的一片心意了。这次就是准了都察院的折,他们也会觉得,皇嫂实在是顶不住这么大的压力,不得已,才准了的。所以他们也会谅解的,不大可能有过激的反应。再说,交给刑部审理这个案子,目的也只是想最终搞清楚这个案子,并不是为难谁。如果案子的确错了,当然得改,谁也不会说案子错就让他错,杀错了人也没有什么了不起。如果案子没有错,那就更好了,说明我们这些地方大员们都精明强干,都是办案能手。这也很好呀!再说了,准了都察院的折,还可以为皇嫂树立威信。告诉那些地方大员,可别乱来。如果乱来,朝廷也是有办法的。以后他们也会更加听皇嫂的话了。”
  慈禧太后听了,笑道:“嘿,你这小子说得也还有些个道理,啊,哈哈!”
  王爷说道:“多谢皇嫂夸奖。”
  慈禧太后说道:“是不是有人求你到我这儿来说词来了?”
  王爷说道:“其实,不是人家求臣的,而是臣来求皇嫂的。因为臣很想知道这个轰轰烈烈的案子到底冤还是不冤。就像猜谜语一样,人家出了一个谜语,就是猜不出,那多难受啊!臣很想知道这个谜底到底是什么。浙江学政胡大人的谜底,还有很多人觉得他还没有猜准。由刑部来猜这个谜总要高明一些。”
  慈禧太后又笑道:“这小子还挺实在。你皇嫂也想猜出这个谜底到底是什么。”
  王爷说道:“那皇嫂是同意儿臣的请求了?”
  慈禧太后说道:“我只是说你讲得还有些道理。到底准还是不准,还得好好想想。”
  此时,恰好应然大师傅就在一旁,听到了这些谈话。
菜单 下一章
立即下载
猜你喜欢
惊涛骇浪
天上掉馅饼,最美县花主动委身下嫁基层科员,这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秘密? 许一山出身农门,捡漏当了公务员,官场中尔虞我诈,生活中受人欺凌。他从不放弃,永不言败,从一个小科员逐渐成长为一方大员,最终抱得美人归。
天下南岳
现代都市完结
武神天下
一个从边陲小城走出的少年,从修炼古老石碑内的神秘一式开始,一路高歌狂飙,打造一片属于自己的天下……
禹枫
东方玄幻完结
重启巅峰
草根出身的陆青云意外重生,展开一段草根逆袭的青云之路,世间风云百态,却看他长袖善舞,左右逢源
一蓑烟雨飞
都市其他完结
太古葬天决
叶辰开局被废,幸得万古天墓。 从神墓中获得无敌功法,修神功,炼仙丹,逆天而上! 葬天,葬地,葬神魔! 战佛,战仙,战万古! 无敌爽文,简介无力,请移步正文。
与君共浮白
东方玄幻连载
平步青云
柳浩天转业到千湖镇上任的第一天就直接被架空了,面对着与镇长梁友德之间不可调和的观念冲突,面对阴险奸诈的天星公司以及天星公司所组织起来的庞大人脉关系网络,柳浩天绝不妥协,铁腕整顿,围绕着如何保障民生发展经济,一场场激烈的斗争由此拉开序幕…… 尘埃落定之时,结果出炉,柳浩天彻底愤怒了……
梦入洪荒
现代都市完结
龙刺
危机四伏,利刃出鞘! 全球追击,虽远必诛!
绝对零度
军事战争连载
上一章
下一章
字号
5
间距
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