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凤凰网 | 小说
收藏 | 打赏

下载翻阅小说客户端,尽情使用听书功能!

取消 立即下载
加标签 收藏 打赏

《哦,慈乌》

官方客户端永久免费畅读

前往趣小说

0

温馨提示

您还没有领取红包哟!

关闭后将无法领取该红包

确认关闭吗?

正文:第三章

  奶奶带爱华哥回勐琅坝没几天,姑姑收到了我父亲的来信。信上说,我母亲要和他离婚。
  原来,就在爱华哥“我要妈妈”的喊着,哭累了才睡过去的那晚,远在勐腊军垦农场的我父亲,却怀抱还没满月的我,流了一宿的泪——奶奶走后,我母亲和父亲发生了他们自结婚以来最激烈的争吵。因为我奶奶没在,我父亲做的事不顺我母亲的心,她便怪我父亲,还说我奶奶偏心,心里只有外孙,那边只丁点大的事,就跑了。
  后来,我母亲丢下我,走了。
  “哥在信上说,兵兵还没满月,一天到晚都在哭……”姑姑拿信的手在微微颤抖。
  “怎么会这样?……快去买车票,我要去看兵兵。”爱华哥第一次看到外婆急成这样,忙抱紧了外婆的腿,仰着头,惊恐地去看外婆。
  考虑到路途遥远、难行,姑姑只好请了假,独自一人去勐腊看我。
  “让他们千万别离啊,兵兵还没满月啊。”奶奶左一遍、右一遍的叮嘱道。
  姑姑去了几天,把我给带回了勐琅坝。
  “我到时,已离了。”姑姑边把瘦弱不堪、哭声像小猫咪的我递给奶奶,边对满眼忧郁的奶奶道。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在襁褓中的我,如不是奶奶和姑姑的悉心照料,怕早呜呼了——姑姑给爱民姐断奶不久,虽还有奶水喂我,可那奶水的质量已经很差。姑姑只好把米浸泡、淘洗后,用碓臼把米舂细了做成米糊添加着喂我。胃动力还不健全的我便不断的闹肚子、发高烧,还睡“倒觉”(晚上不睡白天睡),把奶奶和姑姑给折腾够了。
  不知为什么,可能像姑姑说的那样,我这个“大扁头”,从小就特别的聪明——三岁不到,我就懵懂的开始记事了。我记得,那时,我们家虽然没有像后来电影里看到的那样吃树皮草根,可差不多每顿饭里都有苦荞、包谷、红薯、土豆、绿豆、黑豆、小米豆、百花豆(咳,那“豆”多了去了)。还好,没断过粮。说起来,那时我最怕吃的是苦荞粑粑:现在的人,为了长寿(据说,苦荞有人体必需的七种营养物质,如膳食纤维、黄酮、维生素、蛋白质等,能使人健康长寿),故意的找着买苦荞做粑粑吃。而那时的我,特怕吃那苦荞粑粑,那苦荞粑粑苦死了(白糖很贵,我家基本不买,只有几扇红糖,那是以备冲姜汤或做药引子用的)。只有爱华哥装模作样的说“好吃”。后来我问他,他说奶奶、姑姑不都在吃?
  不知为什么,那时的肉特别的稀缺,好像只有逢年过节才有肉吃——每人每月二两五的肉票,都被姑姑买成了猪大肠。姑姑说用猪大肠炼油,比买猪板油来炼划得来。因缺乏油水,我们常常是:上顿的饭吃了不一会儿,就巴望着吃下一顿的饭了。那时,不论谁家,只要有小娃娃的,都会“偷冷饭”——锅里偶尔有的剩饭,那一定留不到下一顿。爱民姐喜欢用酱油(没酱油就用盐巴辣子面)拌饭,而我和爱华哥就没那么讲究,我们把手伸到锅里,抓起来就往嘴里塞。那时的酱油可能很贵。有一次,姑姑怕爱民姐把酱油偷吃完了,在那酱油里放了个“涮涮辣”。那“涮涮辣”好生了得,爱民姐只用了一小点那“涮涮辣”泡的酱油拌饭,便被辣得大哭起来。除了“偷冷饭”,家里能吃的东西,我们都会偷了吃。比如猪油、红糖什么的。
  那时,爱华哥才六岁。六岁,对现在城里的娃娃来说,不要说做家务活,就是让他单独到小区院子里玩儿,家长都不放心。而那时的爱华哥,不但学会了煮饭什么的,还要照看爱民姐和我——为了补贴家用,近六十岁的奶奶也到缝纫社干活去了。
  “晓娟,你还不赶快回去看看,你家爱华把甑子都摔烂了。”姑姑还没下班,快嘴张小跑着冲进货栈门市部叫道。
  “怎么了?”
  “哦,你还没事人似的——小爱华要把甑子搬锅里,可能是抬不动,连甑子带人摔到了地上,好像是摔伤了。我问他,他也不说,只是坐地上生闷气,爱民和兵兵在那围着他哭呢。”
  听了快嘴张的话,姑姑面露为难之色:“有一批货物现在要发给马锅头,今晚他们要连夜装了,明早好赶路……这样吧,麻烦你去缝纫社叫一下我妈”。
  “唉,工作还不是要吃饭。娃娃也不要……”快嘴张边向外走,边说道。
  等姑姑发完货回到家,天都黑了。
  “哎呦,伤到脚了?”看到爱华哥缠满纱布的脚,姑姑边放下手里的账册,边关切的问道。
  爱华哥见母亲进门,便起身,脚一点一点的瘸着,去为母亲盛饭。听了母亲的话,说“没事”。
  看爱华瘸着脚去为自己盛饭,姑姑的眼泪下来了。她接过爱华哥递过来的碗,一把把爱华哥搂进了怀里。
  爱民姐和我看姑姑这样,也扑向了姑姑。
  奶奶叹了口气,把姑姑的碗接过去放到了饭桌上。
  吃完饭,爱华哥要去洗碗,差点又把姑姑的眼泪给引了下来。
  多年后,姑姑对我说,那时看爱华哥那么的懂事,她的心就疼——还该钻大人怀里撒娇的他,因过早的失去了父亲,竟那么的懂事,会知道体谅母亲。
  中国古代的《三字经》说:“人之初、性本善”。现代西方的科学家也研究证明,百分之九十九点九九的人,都是“善”的。而我的爱华哥的“善”,就是特别的孝顺。另外,也可能是从他记事起,就看到了母亲忙碌、辛劳的身影,领略到了生活之艰辛的缘故,他特勤快。不过,他也特别的调皮。
  那时,澜沧解放不久,又是个少数民族聚聚的地方,文化特别的落后,像姑姑那样高中毕业的没几个。姑姑在货栈里,不但当发货员,还兼着会计、出纳。所以,隔三差五就要把在单位里做不完的帐册带回家做。这为“史无前例”的“革命”,姑姑被造反派们揪斗落下了话柄——这是后话。
  第二天,奶奶请了假,在家照看爱华哥我们。
  常言说,娃娃是摔大的。这不,有奶奶照看弟妹,脚还没好的爱华哥,便陂着脚,找左邻右舍的小朋友们玩儿去了。
  爱华哥玩的那个高兴啊,走远了,连中饭都没回来吃,而在他最好的小朋友大胖家“将就”了。到了下午,大胖的父亲带大胖去学校报名上学,爱华哥也就跟了去(大胖比爱华哥大了近两岁)。到学校后,看到许多认识不认识的小朋友报名,等大胖爸帮大胖报了名后,一直陪着大胖的爱华哥,便对负责登记的那个年轻的女老师说:“老师,我也要上学”。
  “哎哟,那家的孩子,这么的懂事。你家大人呢?”站旁边的一个年岁稍大的女老师摸了摸爱华哥的头,问道。
  “他妈没来。”大胖替爱华哥答道。
  “你妈叫什么名字?”
  当摸着爱华哥的头的老师,听爱华哥说他母亲叫杨晓娟后,笑了:“杨晓娟啊?……那,你叫李爱华吧?”
  爱华哥想不到这个披着长长的头发,和蔼的老师认识自己的妈妈,高兴得使劲点起了头。
  报了名,爱华哥的脚似乎好了,他一路小跑的去门市上找母亲。
  “爱华就要成小学生了?”姑姑的同事们听了爱华哥的话笑道。
  “好啊。快回家看看,外婆有什么事。”姑姑也笑道。
  原来,姑姑和她的同事们想的一样:爱华才六岁,那能上学啊?他们猜想,是那负责报名的老师为了让小爱华高兴,随口答应罢了。
  转眼到了八月底。那天,姑姑正在门市上忙乎,那个负责报名的、披着长长的头发的老师来了。
  “真有这么忙?也不带娃娃注册。”
  “赵兰芝?”
  原来,姑父和赵老师的爱人是战友,赵老师的爱人转业到了县政府当副县长。而赵老师,原先是在县教育局工作的
  ,因目前小学缺老师,这学期才主动要求去小学教书的。
  赵老师在姑姑生爱华哥时去医院看望过姑姑,见过襁褓里的爱华哥。后来也见过一次,可没记住他的名字。可现在,为什么又记住了?那是前不久,一个小雨霏霏的早上,我和爱民姐打了伞到家对面的花园里躲雨(现在回想起来很好笑,那时,只要下小雨,爱民姐便会带着我,打把小花伞到家对面的花园里站着或蹲着躲雨,叫奶奶、爱华哥他们看我们的傻样)。我们站了一会儿,看到隔壁的冯奶奶坐屋檐下,从身旁的小风炉上的小土锅里舀稀饭出来喝。我们看了,口水便在嘴里溜起了弯。爱民姐我俩便跑回家,对还没起床的爱华哥说我们想吃稀饭——昨晚爱华哥和小朋友躲猫猫,躲到下半夜才摸回来睡觉。爱华哥哼了声,说太累,不想起来,他也不会煮稀饭。爱民姐我俩便淘气的挠他的痒痒,说管他会不会。
  爱华哥磨磨蹭蹭的起来后,眯着眼,头一冲一冲的舀了米到门外淘洗。
  “爱华,这么早就煮饭了?”冯奶奶见了,问道。
  爱华哥说是爱民姐我们这两个馋屁股要吃稀饭。
  冯奶奶说爱华哥的那些米太多,够煮干饭了,我们三个娃娃吃不完。爱华哥便说还有姑姑和奶奶。
  “那,多放水。要一次放够了,煮出来才好吃。”冯奶奶说着,帮爱华哥把水放够了。看爱华哥要生火,便说不用了,抬去她的小风炉上煮。
  想不到煮稀饭那么的费时,等煮好,都十一点了。
  这是我记忆中最好吃的稀饭——冯奶奶放的她用猪板油炼的油,香(我家困难,吃的都是便宜的猪大肠炼的油:可能是吃多了那油,现在,看到价格比其它肉食高了许多,人们争相购买的猪大肠,我的胃就翻腾、难受)。还有,看到爱华哥我们围着冯奶奶的炉子煮稀饭,很少和我们讲话的小军爸,竟然还拿了一小包“上海盐巴”抖了些进稀饭里。后来我才知道,那上海盐巴就是味精(姑姑告诉我的)。我也才明白,那天小军爸拿那味精来,是让我们知道,他有当时在澜沧,别说吃过,就连见也没几个人见过的味精。他故意的把味精喊成“上海盐巴”,神秘兮兮的样儿就是证明。
  这是我第一次吃到放了味精就那么爽口的稀饭。在这之前,我还不知道世界上有这神奇的、放菜里就会使菜肴变得更美味的东东。
  稀饭煮好,天也晴开了。
  爱华哥吃了几口稀饭后,说他送点给姑姑:姑姑中午一般不回家吃饭,她就在单位泡早上带去的冷饭吃。
  那时,姑姑没在门市上,在县政府大礼堂开大会。爱华哥找到那儿后,便坐大礼堂门口的台阶上等姑姑。可他等着等着睡着了。等散会,爱华哥听到人们的脚步声醒来,才发现自己带给母亲吃的稀饭已被狗弄翻,吃了。伤心的爱华哥便嚎啕起来。那天主持开会的正是赵老师的爱人张副县长。听到娃娃的哭声过来弄清情况的张副县长,回去后便对赵老师说了。爱华哥的名字便记在了赵老师的心里。
  “娃娃才六岁”。当姑姑弄清了事情的原委,笑道。
  “糟了,听到你的名字,知道他就是懂事的小爱华,一高兴,便答应了。当时也没想起问他年龄。他们走后,小张问我。我看他的个儿和一起来报名的娃娃差不多,还以为他已有七岁,便帮他填报了——这,这,这怎么……”
  “妈,大胖说我和他在一个班。”两人正说着,爱华哥和大胖跑了进来。
  “我先走了。”看到爱华哥后,赵老师有点儿不自然。
  “妈,这个阿姨,就是那天报名的……”
  “乖孩子,我们明年再上学,好不好?”
  当爱华哥弄清自己还不到上学的年龄后,不由哭了。他哭得是那么的伤心,把姑姑都哭得静不下心做事了。
  “晓娟,时间也不早了,你回去吧——回去好好的哄哄这个鼻涕筒。”门市主任老宋笑道。
  “你才是鼻涕筒!”爱华哥揩了把鼻子,发着狠的对老宋做了个鬼脸,自己先出了门。他的身后,传来了一阵笑声。
  回家后,爱华哥一直闷闷不乐的,晚饭也不吃,也不和我们玩游戏,抽抽戚戚的把头钻被子里,脚耷床沿边,哼哼唧唧的睡了。
  “还发点小脾气吔”。姑姑看了,边笑,边打了盆热水为爱华哥洗脸脚。
  过了一会儿,我和爱民姐正爬姑姑的床上滚玻璃珠,就听先前鼻子一抽一抽,睡着后,在梦中好像还很伤心的爱华哥,发出了“咯咯咯”的笑声。
  我和爱民姐停了手,吃惊地爬床边,去看睡对面床上的他。正做账的姑姑,也吃惊的起身去看他,然后把他给摇醒,问他怎么了。
  爱华哥眨了眨眼,说他梦见大胖上课时打瞌睡,被老师给喊了起来。
  “口水流了那么长。”爱华哥比了个长长的手势。
菜单 下一章
立即下载
猜你喜欢
狂少下山
你无论权势滔天,富可敌国,无所不能,在我面前也是蝼蚁而已。 我是陈宇,能要你的命,也能救你的命,更能成就你。 九个绝色师娘辅助我勇攀高峰: 大师娘,华佗版神医... 二师娘,强者归来... 三师娘,神都最美强者,不服就干... ...... 九师娘,商界唯我独尊... 陈宇小犊子,师娘们辅助你飞升,主宰世界,挡者...,一个字,“死”
陈宇醉
现代都市连载
鸿途奇才
奇谋算尽官场事,正气浩然天地魂。红颜知己身边伴,悲欢离合生死梦。且看一代官场奇才陆羽,从一个县长秘书到封疆大吏的跌宕起伏官场人生。
风和暖阳
现代都市连载
权路征途
提拔前夕,老板出事,妻子红杏出墙,欧阳志远人生遭遇重挫,未来一片黑暗,绝望之际,前女友的出现让他意外迎来一片曙光,命运曲线触底反弹……
jiuxiaohonghu
现代都市连载
塞外江南
孤儿杨承志大学毕业,随同窗南下打拼,遭遇横祸,无意中发现自小带在身上隐藏身世的玉佩有一个可以种植的神奇空间。 带着这个神奇的玉佩离开繁华的都市,回到贫瘠落后的山村,借神奇玉佩,创家业,寻身世,振中医,一步步把贫瘠落后的乡村打造成花香满园的塞外江南。 “我要用空间带来的机遇,直面上天给予我的操蛋人生”
黄土守山人
现代都市完结
万古第一神
【年度火爆玄幻爽文】李天命做梦都要笑醒了。他家的宠物,竟然都是传说中的太古混沌巨兽。他养的黑猫,是以雷霆炼化万界的‘太初混沌雷魔’。 从此,他驾驭十头太古混沌巨兽,化身万古第一混沌神灵,周游诸天万界,踏平无尽神域。万物生灵,诸天神魔,连爬带滚,哀呼颤抖!
风青阳
东方玄幻连载
执掌风云
从东南席卷而起的时代风云中,深处基层的萧峥无意中抓住一个机会,经历了从潜龙在渊到辉煌腾达的人生历程。
笔龙胆
现代都市连载
上一章
下一章
字号
5
间距
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