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凤凰网 | 小说
收藏 | 打赏

下载翻阅小说客户端,尽情使用听书功能!

取消 立即下载
加标签 收藏 打赏

《哦,慈乌》

官方客户端永久免费畅读

前往趣小说

0

温馨提示

您还没有领取红包哟!

关闭后将无法领取该红包

确认关闭吗?

正文:第十三章

  在“革命无罪、造反有理”的口号声中乱了一段
  时间后,到了八月中旬,我原以为一直会“放假”的学校却贴出通知,叫学生们去注册上课。
  “我有一个好爸爸,从小种庄稼。双手粗又大,右手有块疤。我心里很奇怪,就去问爸爸。爸爸告诉我,这是仇恨疤。过去受剥削,帮工地主家。两顿糠菜汤,哪能吃饱啊?年底要工钱,地主把我骂:‘哼,吃了一年饭,还想把钱拿?’我气得直咬牙,一拳打倒他。地主嗷嗷叫,狗腿子把我抓。砍伤我的手,留下这块疤。听了爸爸的话,我恨得直咬牙。叛徒刘少奇,帮着地主资本家。胡说剥削有功论,我们定要狠狠批臭他”——爱华哥喜欢上语文课,每一次领到语文书,他都会猜着字的把书先读上一遍,还喜欢背书里的诗啊什么的。前段时间,他还背了上学期的“小斑鸠咕咕咕,我家来了个好姑姑。和我同吃一锅饭,和我同睡一间屋。白天下地搞生产,晚上回来煮饭又喂猪。妈妈问,她是哪儿来的人?爸爸说,她是城里来的好干部”的诗给我听。
  这不,一回家,他就拿出语文书读到。
  听了爱华哥读的诗,我便问姑姑说“刘少奇就是大坏蛋?”
  正为我补衣服的姑姑停了针线,想说什么。最后,什么也没说。
  爱华哥的语文书没发下几天,百货公司组织吃忆苦思甜饭,地点就在百货公司的大院里——可能是刘总经理看了他小女儿的语文书(他小女儿和爱华哥同年级),因为刘少奇鼓吹“剥削有功论”。
  中午吃忆苦饭时,闹了点风波——当百货公司的职工、家属及子女们围成一圈圈,面对一大盆黑不啦叽,由麦麸、糠、及乱七八糟的菜叶,和着极少,如“星星点灯”似的碎米点缀其中,别说油,就连盐都不放,熬得稀饭不像稀饭的忆苦饭蹲好后,刘总经理上台去讲了几句话,然后让苦大仇深的人上去控诉万恶的旧社会。开始,都讲得好好的。后来,那个据说他家在旧社会,最苦、最惨的“山东”(他还有个绰号叫“你气,我不气”。据说,他才来澜沧时,有人约他上山砍柴,他说“你去,我不去。我腰疼。”——澜沧话“去”哪儿,说“克哪儿”。因为他好处,大家便与他开玩笑,喊他“你气(去),我不气(去)”),上台后,血泪控诉起了万恶的旧社会。说旧社会,劳动人民:“吃的是猪狗食,干的是牛马活”。他那声泪俱下的控诉,让我都不由想起了电影《苦菜花》和《农奴》里那永远黑沉沉的天。可他说着说着,不知怎么的,说了句让民警来“落实”的话:“唉,到了五八年就更惨喽,草根都吃完了……”
  看刘总经理紧张兮兮的上去“请”他下来,过一会儿,又有民警来找他谈话。我便好奇的问姑姑。姑姑说山东是革命老区,五八年,解放都快十年了。
  下午的“思甜”饭到是好吃,红烧肉、回锅肉、汆荤、各种小菜、白米饭、随便吃;肉汤,随便喝。
  “大字报”、“大辩论”揠旗息鼓了一段时间,开始了“大串联”,有的高中生和一些年轻的机关干部都“串联”去了。
  那时,一心想把姑姑“批倒批臭”的王小娟,不甘心人们对她的大字报的不理不睬,她给县“革委会”的领导写匿名信,也让傻大个写。信中说,杨晓娟是暗藏的特务,她从大上海逃到澜沧,为什么从不说自己是“阿拉上海”,还想把口音改成澜沧人,就是为了好潜伏,让上海的革命群众找不到、抓不到她(姑姑对我们说过,她和奶奶才来澜沧时,澜沧人听不懂她们的话,也不习惯看她的短发。为了生活、工作,她才努力的学澜沧话,留起了辩子的)。另外,王小娟还说姑姑的积极,是“装”的!为的是欺骗组织、蒙骗革命群众。
  当时,澜沧县“革委会”的领导姓谢,名军。大家叫他谢主任,是个“左”得无法回头的人。
  看了匿名信,谢主任便兴师动众的要派人去上海调查。
  派谁去?
  那时,听说内地的上海那些个地方,搞“武斗”,大家都有点儿怕去。而有的人,比如诸葛二,想去。可对从未出过远门的他,那谢主任又不放心。最后,选定了王小马(他是武汉“支边”来的)和诸葛二。王小马有文化,见过大世面,不会走丢了。而诸葛二,用谢主任的话说,虽然一直没有正式的工作,但:“革命热情高,拥护‘革委会’、拥护党中央”,是个靠得住的革命群众。
  王小马带着诸葛二去了一个月后,王小马一个人独自回来了,说上海“革委会”的不出证明,他们让找当地的“居民委员会”,他只带来了当地“居民委员会”给出的证明。
  那证明上说,杨晓娟家系城市平民。她父亲抗战时被日机炸死了。上海解放后,她哥哥参加了解放军。杨晓娟高中毕业后和母亲去西双版纳找哥哥,直到现在也没再回上海。
  王小马还说,据了解,杨晓娟家的房子,在城改时拆了。
  大家对王小马的话半信半疑的,因为王小马喜欢姑姑,这谁都知道,怀疑他“打马虎眼”。只是那诸葛二让谢主任担心,怕诸葛二回不来了。据王小马说,那诸葛二从坐上跑思茅的班车起,一直都紧紧跟在他身后的。可到了昆明,坐火车时却出了岔——那天,先有一趟跑北京的火车停站台上,上面已经挤满了“大串联”的人。去上海的车要等跑北京的车走了才进站。王小马只好带着诸葛二,找个旮旯坐了等上海车。可等了大半天,那北京车就是不走。诸葛二爬行李上冲瞌睡。后来,王小马上了趟厕所。等他回来,诸葛二和行李都不见了,跑北京的火车也开走了。
  “说不定,他醒来不见了我,以为我上了跑北京的车。”王小马向谢主任汇报说。
  解主任叹了口气,说但愿如此吧。
  “我还以为她家(指姑姑)有多稀奇,是资本家的大小姐呢。在上海,还不是……”知道了王小马带回的调查结果后,王小娟伸出小拇指说道。
  又过了半个多月,诸葛二穿着崭新的军大衣,春风满面的回来了,人看上去虽然瘦了点,可精神却好了许多。
  诸葛二说他去了北京,见到了伟大领袖。
  谢主任认为,王小马、诸葛二先后回来,姑姑潜伏特务的材料都没搞到,可这好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诸葛二见到了伟大的领袖。
  街子天,谢主任叫人在县政府大门边搭了个台子,举行了隆重的欢迎诸葛二回来的仪式,让诸葛二讲他见到伟大领袖的事。
  那时,虽是初冬,属亚热带气候的澜沧还是比较热,多数人都还穿着衬衣呢。而诸葛二,如他所说,北京已经下起了大雪,所以人家才发了军大衣给他。可现在,这么热的天气,他还穿着那军大衣站台上,真有点搞笑。据知情人说,那军大衣是谢主任叫他穿的,是为了让他展示见到伟大领袖时的风采。
  “我……我……”不知是热昏了头,还是过于激动,诸葛二“我”了半天,就是“我”不出个所以然来。一旁正襟危坐的谢主任绷不住了,站起来喊“万岁”、“敬祝万寿无疆”的口号。
  诸葛二受到了启发,说:“伟大领袖,太、太伟大了……人太多了,多得像牛毛。我站得远,没……没……”
  “万岁!”谢主任又及时的高呼一声。
  “万岁,万岁,万万万岁!……”诸葛二解开了原先紧扣着的军大衣的纽扣,袒露着肋巴骨像手风琴键盘似的“鸡胸”,挥舞着双手,声音颤抖嘶哑地喊道。
  “诸葛明同志太激动了,他见到伟大领袖时,因为激动得淌眼泪,所以没看清伟大领袖那慈祥的样……面容。”谢主任为诸葛二解围道。
  那段时间,诸葛二真成了澜沧县的大英雄。
  可能是谢主任调教的结果,被谢主任安排到这儿、那儿作报告的他的语言,开始慢慢的流畅起来,有时讲着讲着,还会来上句:“北京,一个美丽的城啊。”让听的人羡慕的眼睛又大了几寸,对北京的向往、对伟大领袖热爱的样子又添了几分的话。
  在诸葛二到处作报告的那些日子,已经“靠边站”的姑姑,有了许多的时间和爱华哥我们在一起。她已不像过去那样的早早出门去上班,也不很晚了才下班回家,星期天也不再加班了。过去,姑姑从未上山砍过柴,我们家的烧柴,除了爱华哥我们捡的“河淌柴”,有的是她五毛钱一担买的。而从爱民姐被八大河的水冲走后,爱华哥再不去八大河捡河淌柴,只是从那时,也就是我上学后,我们家就很少烧火做饭了——姑姑怕爱华哥因为做饭,影响爱华哥我们的学习,买了饭菜票放家里,让我们到食堂打饭吃。
  现在姑姑“靠边站”,星期天便带我们上山砍柴。当然,爱华哥的死党们都幺五幺六的跟了去,就连那几个父母都是最最拥护党中央,从姑姑被批斗后对爱华哥,怎么说呢,应该是“又爱又怕”——喜欢跟以爱华哥为首的我们玩儿,又怕父母骂的小朋友都跟了去。
  有一次,姑姑带我们砍柴回来的路上,教我们唱了电影《刘三姐》里的“砍柴莫砍小松树,小小松树有大用;待到来年松长大,好挡东西南北风”的歌曲。后来,这首很好听的歌让谢主任给知道了,成了姑姑宣传“封、资、修”,反党、反无产阶级大革命的罪证——照谢主任的说法,姑姑这是向无产阶级的红司令叫板。伟大领袖说:“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在路线问题上,没有调和的余地”。而姑姑教我们唱的“好挡东西南北风”,不就是要把“横扫一切牛鬼蛇神”的无产阶级革命的东风给“挡”了么!
  姑姑不是心灵手巧么?因为我们家附近就姑姑有缝纫机,左邻右舍便拿衣服什么的让姑姑帮缝缝补补(缝纫机缝的,比那手工的好看了许多)。姑姑帮人家缝补,从不收钱什么的,可在批斗姑姑时,便有人无中生有的说姑姑是小恩小惠,拉拢腐蚀革命群众。那时,家家都很穷,穿补丁衣服、裤子的比比皆是。但打补丁也要技巧。像姑姑为我们补衣服,一般是找补的布料和被补的衣裤颜色一致或相近(当然,是同样的布料那就更好了),如果颜色不一样,姑姑就会找对比度大的,像爱华哥的有件黑色夹克(我也有一件),因扛柴把肩膀上的衣服撕破了,撕的口子不但大,被撕下来的那小条布,还找不到了。姑姑便用了两块红布补在那双肩上,结果,那已有点儿旧的黑色夹克,看上去一下新了许多。在批斗姑姑时,有人还拿这来说事,说姑姑侮辱红旗,把红旗放肩膀上,受各种东西(比如扁担、柴啊什么的)的压迫。另外,在补衣服时,如果能连起来的,姑姑都不会另补上布,而是用线把破的地方连起来后,将就着补的线条,绣上花草、小动物什么的。姑姑最喜欢绣的,是梅花:红梅、腊梅,有时还会绣成绿的。对在衣服补丁上绣小动物、绣花,造反派也有说辞,说姑姑小资产阶级思想严重,怀念旧上海灯红酒绿的生活。
  另外还有个事,也是姑姑宣传“封、资、修,才子佳人”的罪证之一。那是个风清气爽的早上,姑姑带着我们整理家门前的花园时,不知怎么的,她想起了“黛玉葬花”。说林黛玉原是离恨天上三生石畔一棵绛珠仙草,是神瑛侍者(后来的贾宝玉)天天用甘露浇灌,又得天地精华之气修成的女体,心中便郁结一段缠绵不尽之情。后神瑛侍者下凡,她便愿随他去人间走一回,将毕生眼泪(他浇灌的甘露)还给他,以报知遇之恩。后来,林黛玉就是为贾宝玉流尽眼泪死的。
  我想,我们的邻居们是不会“打小报告”的,最有可能的,是在姑姑讲林黛玉时,在我们家对面的那家窗子边,那个背对我家看书的那人的媳妇。那个四十多岁的男人,不知是他“不行”,还是他媳妇“不行”,反正他家没娃娃,他就爱站他家窗子那儿,看我们这边的娃娃们玩耍、打闹。我记得很清楚,那时,我们这边特别热闹,除了来找爱华哥玩的大胖、张祥他们外,我们左邻右舍的娃娃,都来听姑姑讲故事,帮我们整理花草。背靠窗子看书的那男人的媳妇,把她男人从窗子边拉开后,还把那窗子关得山摇地动的。
  在姑姑“靠边站”的那些日子里,是我的幸福时光,也是我觉得姑姑最美的时光。不知为什么,有一次,我会莫名其妙的冒了句“姑姑最美”的话出来。而这话,后来也成了王小娟们批判姑姑的罪证!
菜单 下一章
立即下载
猜你喜欢
官海逐浪
刚毕业的大学生赵飞鹏,凭着自己的聪明才智,在官场之中巧施权谋,步步为营,一边穿行于各式美女当中,一边运用自己的手腕顺势上位,把个官场的百态人生,发挥得淋漓尽致……
夜醉了
现代都市完结
亲爱的京畿刑狱使
京畿刑狱使秦锋携带秘密任务奉命至较为偏远的青田县担任县令。少女心爆棚的仵作房绿衣、温文尔雅的厨娘刘秀娘、立志赚大钱的儒生柳博言、高冷的杀手护卫东方将辰、三位性格迥异的捕头……形形色色鲜活的生命闯入他的生活,为这一次不平凡的任务增添了许多意想不到的色彩。
空舟
历史架空完结
惊涛骇浪
天上掉馅饼,最美县花主动委身下嫁基层科员,这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秘密? 许一山出身农门,捡漏当了公务员,官场中尔虞我诈,生活中受人欺凌。他从不放弃,永不言败,从一个小科员逐渐成长为一方大员,最终抱得美人归。
天下南岳
现代都市完结
塞外江南
孤儿杨承志大学毕业,随同窗南下打拼,遭遇横祸,无意中发现自小带在身上隐藏身世的玉佩有一个可以种植的神奇空间。 带着这个神奇的玉佩离开繁华的都市,回到贫瘠落后的山村,借神奇玉佩,创家业,寻身世,振中医,一步步把贫瘠落后的乡村打造成花香满园的塞外江南。 “我要用空间带来的机遇,直面上天给予我的操蛋人生”
黄土守山人
现代都市完结
人间政道
一位美貌与智慧并存的梦中女神,一桩离奇诡异的坠楼命案,蓝京和志同道合的秦铁雁、莫胜男等伙伴为了寻求真相踏入漫漫仕途,开启起伏跌宕又波澜壮阔的奋斗历程。
岑寨散人
现代都市连载
逆袭
大多数的单位斗争,起于人事调动,止于背景对决……
钓人的鱼
现代都市完结
上一章
下一章
字号
5
间距
主题